面臨滅頂之災 伊朗為什麼不搞戰爭動員?

軍事領導層被幾乎斬殺殆盡,核科學被團滅,核設施與境內重要軍事目標被炸毀,超過70架敵方戰機在德黑蘭上空盤旋尋找攻擊目標如入無人之境.....在以色列的軍事淫威下,伊朗現在面臨累卵之危,哈梅內伊政權隨時面臨覆滅風險。
一般國家到這個生死存亡的時候,都會進行全軍、全民動員,鼓舞所有國民團結起來投入戰爭,激發所有國民的鬥志,以保衛國家,保衛政權。
腐爛如烏克蘭者都敢這樣幹。當年的國民黨蔣介石政權,在中國大陸統治那麼腐敗,那麼不得人心,抗戰全面爆發後,還喊出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口號,發動軍民投入抗戰。
但是現在伊朗哈梅內伊政府,被以色列騎在頭上欺凌,被揍得都快斷氣了,除了放嘴炮、升旗之外,還不敢發動全民抵抗,不敢進行全面戰爭動員。
相反,伊朗副外長在接受媒體時還說,美國並非當前軍事衝突的當事方,不應與以色列混為一談,如果以色列停止襲擊,伊朗有可能重返談判桌。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奇還表示,伊朗政府不希望與以色列的衝突擴大為更廣泛的地區戰爭,伊朗已準備好繼續與美國進行核談判,並尋求第3國斡旋。
就差沒有說要舉手投降了。
為什麼伊朗會這樣?答案不外乎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保命要緊、保住政權利益要緊。從以色列幾次對伊朗的軍事打擊看,以現在的戰場態勢和以色列的軍事情報與作戰能力,想找到哈梅內伊並擊殺他可以說不費吹灰之力。想顛覆伊朗現政權也可以隨時顛覆。
這就相當於一把利劍架在了哈梅內伊政府脖子上,讓哈梅內伊政府根本不敢殊死抵抗。伊朗現在的報復行動,一直在努力拿捏一個邊界,這個邊界就是,一方面要看起來像是實施報復了,讓伊朗人民相信政府抵抗了,另一方面,又不敢對以色列造成根本性傷害,不敢進行導致以色列進一步痛下殺手的戰爭動員和報復措施。
第二,伊朗內部更嚴峻的內部矛盾,特別是特權教士階級和伊朗人民之間的結構性矛盾,讓哈梅內伊政府相對於對伊朗人民被動員後的恐懼,更大於對以色列霸凌的恐懼。一些媒體可見的公開數據可以說明伊朗內部矛盾的嚴重程度。
其一,失業率高達25.3%,青年失業率超過40%,尤其在德黑蘭(Tehran)、馬什哈德(Mashhad)等大城市,每5名青年中就有2人失業。貧困率方面,世界銀行數據顯示超過60%的人口,約6300萬人每日支出不足5.5美元,絕對貧困人口佔比超20%。
其二,與之相對比的是,伊朗最有錢的300個教士家族,掌握了伊朗60%的財富。哈梅內伊家族作為中東四大家族之一,其控制的商業帝國資產超過3000億美元,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伊朗的年度石油出口額。教士階層和特權群體掌控核心資源,前1%特權和富裕階層擁有高達75%的財富,而佔人口80%的普通群體,僅擁有不到15%的財富。
其三,伊朗的企業所得稅率30%-50%,但宗教機構享有免稅特權。社會保障覆蓋率從70%降至40%,貧困家庭需自付超60%的醫療、教育開支。普通家庭孩子就讀大學需支付學費和生活費約2000美元/年,而宗教基金會成員子女可免費就讀私立貴族學校,並享受海外留學補貼。
其四,2023年因經濟困境和腐敗發的抗議超2000起,參與者超百萬。青年群體對政權不滿比例達83%,認為宗教領袖不代表人民利益的比例從2015年的45%升至2023年的91%。2023年9月的「阿米尼(Mahsa Amini)事件」引發的全國抗議中,示威者高呼「政權比美國更可恨」,反映出民眾對特權階層的深惡痛絕。
內部矛盾嚴重如斯,讓伊朗的教士集團根本不敢輕易進行動員國民,他們只在乎一件事,那就是還能不能繼續統治下去,其他都不重要。以色列的霸道固然可恨,伊朗教士的集團腐敗豈不更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