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示威】被利用的《聖經》 宗教如何形塑美國的奴隸制度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美國非裔男子佛洛伊德(George Floyd)之死引燃全美怒火,不過民眾除了抗議警察暴力與種族歧視外,還開始清算歷史上的奴隸主和爭議性政治人物,以及與他們相關的公共紀念物。聯邦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便提案呼籲要將美國國會大廈裡11尊美利堅聯盟國人物的雕像全部拆除。

種族歧視可說是美國深根蒂固的社會問題之一,而導致美國白人歧視非裔的原因,或許可以從基督宗教裏找到答案。

新教如何催生資本主義

基督宗教對於以移民為主的美國社會來說影響深遠,其中,宗教改革後所產生的新教,幾乎是美國精神文化支柱。14世紀,歐洲爆發席捲全歐的「黑死病」,疫情過後教會為補充人手、擴充財源,浮濫的增補教士與販賣贖罪券、聖職,造成教會內部嚴重的貪腐之風。

到了16世紀,神聖羅馬帝國教會司鐸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年)有鑑於上述歪風,遂發起宗教改革運動,主張「因信稱義」,指一個人能獲得拯救,是由於神的恩典,僅憑藉信仰耶穌基督就能得救,並非依靠個人的善行或單單依靠教會,排除其他經典而把《聖經》奉為唯一權威。

美國示威讓民眾開始清算過去美國畜奴的歷史,日前華盛頓市長鮑澤(Muriel Bowser)下令,把位於白宮前的第16街路段更名為「黑人的命也是命」廣場(Black Lives Matter Plaza)。(新華社)

法國宗教改革家加爾文(Jean Calvin,1509-1564年)在馬丁・路德基礎上,強調「預選說」與「獨作說」。認為上帝早已擇定天選之人,這些人將在死後上天堂永生,而其他人則會下地獄,且只有上帝有能力拯救人,而人們自身無法有任何作為。

要如何在俗世證明自己就是上帝的選民呢?加爾文鼓勵教會人士從事商業與參加政治活動,且從經濟活動賺取更多金錢,在世俗中的成功,代表這是受上帝眷顧之人;在世俗中愈成功,象徵愈蒙福,愈有可能是「上帝的選民」,以此榮耀上帝。因此在多數信仰新教的地區,其商業經濟都相當發達。加爾文的觀點普遍為新教宗派吸收。

新教與經濟活動之結合帶來的影響遠遠不止如此,德國社會學者韋伯(Maximilian Karl Emil Weber,1864-1920年)在其著作《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指出,由於新教將信仰、道德觀與職業、金錢掛勾,而催生出資本主義。基於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使資本極大化的邏輯,並結合了基督宗教極大的傳教熱情,進一步讓基督徒自帶優越感地為了商業經濟利益向外擴張、殖民。

1620年11月19日,清教徒們乘坐五月花號抵達北美。圖為畫家William Halsall於1882年所繪製的《五月花號在普利茅斯港》。(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被利用的《聖經》 合理化的壓迫

一批要求清除英國聖公會(英國國教派)內保有羅馬公教會儀式的改革派新教徒—清教徒,於1620年來到北美後,就是依靠《聖經》及其宗教信仰與渡過艱辛的移民歲月。清教徒堅信,他們所面臨的一切宗教或世俗問題都能在《聖經》裏找到解答,上帝的話語能夠引導他們,因此《聖經》成為清教徒的生活憲章與行為準則。

費盡千辛萬苦,好不容易移居北美的清教徒,成功克服了當地疾病與原住民印地安人的侵擾,身為「上帝的選民」認同感更加強烈,並把北美洲視為上帝恩賜的「新迦南」(迦南地為上帝應許亞伯拉罕子孫後代之福地)。於是這批清教徒在北美13州殖民地落地生根後,為加快速度把「新大陸」打造成榮耀上帝的樂園,他們發現了來自非洲便宜的勞動力-黑人,並畜養為奴(黑奴),壓榨黑奴的剩餘價值就成為北美殖民地非常普遍的現象。

宗教信仰帶來的「天選觀」,讓北美白人自覺高人一等,成為擁奴派最強而有力的論點。1701年,時任麻省殖民地法官薩芬(John Saffin,1626-1710年),直接以基督教觀念強調奴隸制度的正當性,表示《聖經》認可蓄奴的行為,先知亞伯拉罕就有畜養奴隸,「效仿亞伯拉罕的蓄奴行為,就代表毫無保留接受祂的信仰」。當地清教徒牧師Cotton Mather(1663-1728年)亦稱,黑奴與印地安人皆是上帝恩賜給祂所揀選子民的珍貴禮物,強調黑奴即使受洗,也不會改變其奴隸身份,所以不會對奴隸主造成損失。更有奴隸主認為:「非洲黑人並非完整的人類,他們天性駑鈍,文明落後,既無法領略基督教教義,而基督教的力量也無法改變他們,所以他們為人類主流文明所主宰,這是歷史的必然,勢所難免」。

以黑人奴隸勞動力為支柱的大農場經濟造就了17至19世紀美國的繁榮。 (Getty)

天選之地的觀念可說深入到美國的骨髓裏,如美國第三任總統同時也是《美國獨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托馬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1743-1826年),在總統就職演說中表示:「上帝曾把我們的先輩當作舊世界的選民,引導他們離開故土,把他們安置在一片到處充滿着生活所需物質和舒適條件的土地上」。

被認為是19世紀美國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的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1819-1891年),在其著作《白外套》(White-Jacket)寫道:「我們美國人是特殊的上帝選民,是我們時代的以色列人;我們駕駛着世界自由的方舟」,梅爾維爾這段話把美國白人自命不凡的種族優越感表達得淋漓盡致。

因此,在殖民者實際的開墾經驗與宗教人士對於《聖經》的解釋影響下,殖民地人民對於奴隸制度的合理性、正當性與實用性也早已深深認同。儘管美國獨立戰爭時提倡自由平等,激發了部分民眾反對奴隸制的聲浪,進而帶動建國初期時北方各州開始有連串釋放奴隸的行為,但這一切行動並沒有破除北美殖民地人們心中堅不可摧的 「天選觀念」,使美國在建國後社會仍長期以支持奴隸制為主流。

南北戰爭(1861年—1865年)結束後,美國國會於1865年通過美國憲法第13條修正案(Amendment XIII),宣布廢除奴隸制;20世紀中葉,美國最高法院亦以一系列的判決,從法律上宣吿種族隔離政策的終結,但那從 「上帝選民」衍生而出的高姿態,依然深植於部分美國民眾的心中。《獨立宣言》中「人皆生而平等」(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還有待人們繼續的努力方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