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遭大陸改稱「少數民族」 台灣原住民族委員會赴陸預算大減

撰文:崔德興
出版:更新:
台灣官方認定16個原住民族,圖為撒奇萊雅族的火神祭。(中央社)

台灣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天審查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預算,會中朝野立委決議,有關「推動台灣原住民與大陸地區少數民族交流」之大陸旅費預算大幅削減,最後只剩新台幣1000元(約港幣245元,匯率約1港元=4.05新台幣)。另外,將台灣原居民的稱呼為「原住民族」還是「少數民族」也在會上引起討論。

據中央社報道,內政委員會昨日(3日)邀請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夷將拔路兒等人列席,審查2017年度原民會及所屬預算。原民會「綜合規劃發展」原有「推動台灣原住民族與大陸地區少數民族」之業務預算新台幣40萬元和旅費新台幣43萬6000元。不過,國民黨立委陳超明指出,因兩岸對話管道已中斷,若政府沿用過去兩岸交流項目來編列預算,已不符時宜,為避免浪費資源,提議將該項業務費及旅費全數削減。

後經內政委員會召委、民進黨立委趙天麟協調後,將原民會赴大陸交流的旅費預算削減新台幣43萬5000元,僅剩下新台幣1000元,業務費則全數保留。

上月原定在杭州參展的Ayoi原住民族文創館,左上角「原住民族委員會」機關全銜被內地方面擅自拆除。(原民會網頁)

陸博覽會以「少數民族」代「原住民族」惹議

早前在10月中旬於大陸舉辦的第十屆2016杭州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上,主辦方要求參展期間所載示機關名稱及文案內容,均須以「少數民族」取代「原住民族」來形容台灣的非漢族原居民,事件當時引起台灣原住民族不滿,認為是對他們的矮化,原民會遞交抗議書,並退出這屆杭州文創展。

這次會議上也有討論上述事件。民進黨立法委員谷辣斯.尤達卡(Kolas Yotaka)指出,中國舉辦研討會的名義常將「原住民族」改稱「少數民族」,有矮化台灣原住民族為中國少數民族一支的統戰意味;民進黨立委李俊俋也表示,尊重原民會補助原住民赴中國交流,但台灣原住民族赴中幾乎成統戰交流工具,每次都被以「少數民族」來稱呼,「這不適當」。

陸台對台灣原住民族定義不一

目前,台灣一般以「原住民族」來形容台灣非漢族的原居民。台灣原住民族並非單一的民族,而是由分布在台灣各地之數個語言及生活方式不同的部族構成,目前有16個部族獲官方認定其地位,包括人數最多的阿美族、排灣族等。內地政府則將台灣所有非漢族原住民族統稱為「高山族」,並納入中華民族的其中一族,屬官方定義的55個少數民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