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口罩】長時間佩戴口罩多暗瘡  4 類暗瘡症狀食療治理貼士

撰文:醫思集
出版:更新: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口罩已是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但當整天都戴着口罩,焗促之餘更有機會令毛孔堵塞,增加出油、生粉刺和暗瘡的機會!
不少網民指因長期戴著口罩,令臉頰及嘴角長出了暗瘡和粒粒,註冊中醫師潘咨遐就此便分享4種應對暗瘡的食療,更分析暗瘡長出位置所反映的健康問題及日常護理須知!
撰文:註冊中醫師潘咨遐

抗疫下的生活,戴口罩都是每天出外的指定動作,不過部分患者因長期佩戴口罩出現暗瘡而求診。

長期佩戴口罩容易刺激皮膚,同時不少患者也會因節省口罩而一個口罩佩戴一整天,甚至2天以上,此舉可令細菌積聚在口罩內。所以,如果皮膚情況嚴重,應避免外出,以減少戴口罩時間和次數。

疫情嚴重,口罩變得不可或缺。(資料圖片)

佩戴口罩須注意兩點

首先,大家要留意皮膚有否對個別牌子的口罩質料過敏,例如:皮膚出現紅腫、瘙癢。如對某款口罩敏感,應選擇不同醫科口罩取代。

而部分患者則會把衛生巾或紙巾貼在口罩內部,大家也應注意會否影響口罩密合度,避免喪失防護力。

不少網民指因長期戴著口罩,令臉頰及嘴角生暗瘡。(資料圖片)

痤瘡是發生於顏面、胸、背等處的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中醫又稱為「肺風粉刺」、「酒刺」等,特點是多發生於青年男女的面部及胸背部。

而皮損是與毛囊性一致的丘疹、黑頭粉刺、白頭粉刺、膿皰、囊腫、結節等。

飲食失節、月經失調引發

痤瘡與飲食也有密切的關係,大多因飲食失節,過食肥甘厚味致肺胃熱盛、脾濕內蘊,外發肌膚所致,而部分女性則因月經失調而出現此病。佩戴口罩則會令問題加重。中醫也認為痤瘡發病與「濕熱」、 「肺風」等諸多因素相關,病位屬肺和脾。

暗瘡位置反映身體狀況

大部分患者因長時間佩戴口罩,痤瘡大多都會出現在下巴位置。現代醫學認為下巴是油脂分泌旺盛的地方,中醫則認為痤瘡位置也會反映身體不同的地方。

了解暗瘡位置與身體之關係:(按圖)

+2

1.額頭或兩眉之間:心火亢盛;兩邊太陽穴: 肝火旺

此類人應忌吃煎炸食物,同時認為與情緒緊張有關,故亦應早點休息,保持規律的生活。

2.鼻頭、鼻翼:脾胃濕熱

此類人應飲食清淡和盡量避免多吃甜食如朱古力、肥膩、同時也應戒煙酒。

3.左頰:肝經鬱熱

此類人應盡量早點休息,保持充足睡眠。

4.右頬:肺熱

此類人應減少進食煎炸、燥熱食物。

5.下巴、嘴角:大腸秘結

部分患者會表現大便不暢,同時也可能與內分泌有關,因部分女性月經前後則會出現痤瘡加重的情況。

此類人切忌進食生冷食物,如雪糕和沙津等,女士們也應該從月經問題處理一下。

不少人生暗瘡會飲涼茶下火,但需因應體質飲用。(資料圖片/陳嘉元攝)

生暗瘡應飲涼茶嗎?

部分患者均會詢問自己屬於寒底或熱底,但臨床上多見寒熱夾雜,尤其孕婦、長期病患者、青少年等,故並不建議大家自行飲用涼茶,應先向註冊中醫師查詢。屢見不鮮的是,有部分患者因飲用涼茶後,反而令痤瘡情況更嚴重。

痤瘡主要分為4種 應對食療不同

中醫治療方法除了內服中藥,部分患者也會同時配合針灸治療。針灸具有扶正祛邪、疏通經絡和協和陰陽的功能。

1.肺經風熱

皮損以炎性丘疹、膿皰為主。症狀:顏面有細小紅色丘疹、黑頭或白頭粉刺,可能會伴隨癢痛或膿皰。

桑葉茶:(按圖)

2.胃腸濕熱

表現為顏面皮膚油膩、皮損為丘皰疹,有的呈結節膿皰,非常瘙癢。

赤小豆薏仁水:(按圖)

3.肝經鬱熱

以青年女性為多,多因工作學習緊張、生活無規律所致。平日性情多急躁,或婦女經期前後長瘡。痤瘡可見顏色泛紅,反復發作,但會隨月經週期而變化,同時伴有月經不調或痛經。

玫瑰花茶:(按圖)

4.肝經虛熱

以中年女性為多,症狀面色潮紅,丘疹色淡紅伴色素沉著,經後加劇。

海底椰佛手瓜豬展湯:(按圖)

以上食療不適合長期飲用,如情況持續請就診註冊中醫師。

日常護理

1. 應避免發物(令舊病復發、新疾加重的各種食物)如海鮮、牛、羊、鴨、鵝等等

2. 議患者盡量不要化妝,注意護膚的程序,避免使用過份滋潤的護膚霜

3. 若家中有足夠口罩的情況下,建議患者應每3至4小時更換一次

這樣可以保持口罩清潔,可減少面部皮膚與口罩接觸的機會,也能直接遏止暗瘡的生長。

4. 切忌擠壓暗瘡

註冊中醫師潘咨遐(撰稿人授權提供)

相關文章:【武漢肺炎】專家級防疫10招 和口罩一樣重要的還有…

【武漢肺炎】專家級防疫10招 和口罩一樣重要的還有…(01製圖)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