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伊朗扣船僵局:懸崖勒馬的重要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針對上週四(7月18日)英屬油輪在霍爾木茲海峽被伊朗革命衞隊扣押的事件,將於本週三(24日)離任的英國首相文翠珊週一(22日)召開內閣會議商討應變策略。

問題是:英國能獨自回應事件的空間不大。除非無條件放行早前在直布羅陀海域扣押的伊朗油輪以換回英船外,就幾乎只會全面向美國靠攏,拉倒英方一直堅守的伊朗核協議一途。

一位英國國防專家就表示:「我們怒吼、抱怨,再把伊朗大使叫來斥罵,然後就只能希望一切會自動解決。」

伊朗適量施壓 英國留下台階

雖然伊朗以掛英國國旗的「史丹納帝國號」(Stena Impero)不顧警告撞上伊朗漁船為由將之扣押,然而大家都明白這是對英方在7月4日扣押載有超過200萬桶石油的伊朗油輪「格雷斯1號」(Grace 1) 所作的報復性回應——伊朗伊斯蘭議會議長拉里賈尼(Ali Larijani)就向國會確認這是對英方扣船的回應。

外相侯俊偉拜相無望,卻因國際事件頻生,成為近來最得媒體關注的政客之一。(路透社)

不過,「史丹納帝國號」在被扣之時,船上其實並沒有載有石油;而且雖然油輪是在英國註冊,卻由瑞典公司擁有;同時,船上23名船員大多是印度籍,連一個英國人也沒有。觀乎伊朗其後一度阻止另一艘由英國企業擁有的英屬油輪前進,最後卻放行的做法,可見伊朗此舉也是有盤算過的適量施壓,並非要全面與英國翻臉。

其實英方也早為此留下一個下台階:由於英國堅守伊朗核協議,因此「格雷斯1號」上的石油來源地並不重要,只要伊朗能證明油輪原來就並非要運往受歐盟制裁的敍利亞,英方將願意放行。而伊朗外長扎裏夫(Mohammad Javad Zarif)也曾表明「格雷斯1號」並非要前往敍利亞,似乎也願意配合英方準備好的下台階。

直布羅陀法院或成難關

難題在於目前「格雷斯1號」的命運已交託到直布羅陀的最高法院手中。直布羅陀首席部長皮卡爾多(Fabian Picardo)上週五(19日)與伊朗代表見面後,就特別強調「法治」,直言一切也須經過法律程序而行。

7月20日,伊朗外長扎裏夫與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Nicolas Maduro)會面。(路透社)

其中玄機在於,「格雷斯1號」由波斯灣出發到地中海,並沒有經過蘇伊士運河,反而繞過南非好望角,經由直布羅陀進入地中海,這路線本身就已經惹人懷疑。因此,要説服法庭釋放油輪,伊朗方面就要先尋得一個非敍利亞的地中海國家,而且該國也要願意充當「格雷斯1號」的目的地。

扎裏夫早已向英國外相侯俊偉(Jeremy Hunt)表明油輪的目的地並非敍利亞,卻未有説明其目的地是哪一國。此等表態,侯俊偉當然不能接受。所以,要踏進英方的下台階,伊朗和英國還是要在背後發功,為「格雷斯1號」尋得一個目的地。

事情繼續拖延,只會愈加難解。根據《勞埃德船舶日報》(Lloyd's List)的報道,目前已有以色列非官方機構,企圖利用針對伊朗政府、有關恐怖主義的美國判決,向直布羅陀法院申訴,另尋他法繼續扣押伊朗油輪。這種「唯恐天下不亂」、似有配合美國鷹派的做法,將使問題更難解決。

英國幾乎束手無策

在英國國內,由於英國國旗代表「此船受英國皇家海軍保護」,「史丹納帝國號」在英國海軍警告下被扣,也變成了英國國威的問題。有前英國駐美大使批評英方扣押伊朗油輪的決定本來就是個錯誤;有前第一海務大臣則指政府明明知道伊朗有可能有所行動,卻未有足夠準備。

扣留於直布羅陀的伊朗「格雷斯1號」油輪。(路透社)

下屆首相大熱約翰遜(Boris Johnson)的疑歐派支持者、前保守黨黨魁施志安(Iain Duncan Smith)亦提出類似指責,更表示他收到消息指美國早已表示願意向英國船運提供支援,而後者卻沒有接受,才會導致事件發生。

為維護國威,英國目前可以做的確實極少。在美國針對伊朗的長臂制裁早已進行得極為徹底的情況下——例如,路透社上週六(20日)就報道指,有四艘伊朗貨船裝上回程貨物,卻因為巴西石油公司因美國制裁拒為貨船供油而被逼滯留當地——英國對伊朗機構或人員再加制裁,只會是形式重於實際。

在英國國防官員公開表明「皇家海軍規模太小」,不足獨力保護英國船運的情況下,唯一有實效的回應,只能是牽頭配合美國不再維繫伊朗核協議。由於英國是「貿易往來支持工具」(INSTEX)的創立三國之一,國際社會試圖以擴大INSTEX、繞過美元系統對伊貿易以挽救核協議的策略,將大受打擊,而核協議在伊朗逐步違反,而歐洲各國又未能兑現經濟承諾的背景下,也將是名存實亡。

以搞笑著稱的約翰遜,一上任就要面臨重大外交考驗。(路透社)

停止升級 方能破局

核協議告終,當然是英伊兩方也不願見的最壞情況。在英方看來,配合美國退出核協議,將是主動放棄多邊主義國際秩序,短期內可能博得美方在英國脱歐後渴望達成的「英美貿易協議」中對英國不那麼強硬。可是,長遠而言,多邊架構的毀棄對國際相對權力日益消減的英國絕非好事,而且脱歐後的英國成改變不了身在歐洲大陸的地緣經濟政治現實,完全靠向美國,只會自絕於歐洲各國之外,而變成一個「不再可靠」的盟友。

在伊朗方面而言,為解經濟困局,核協議框架中的各國支持絕不可少。如果伊朗被逼走上全面違反核協議之路,將承受更嚴重的國際制裁之餘,經濟發展告吹,即使得核武也無所用。同時,諸如伊朗總統魯哈尼(Hassan Rouhani)等温和派,在國際杯葛之下,也會失去重要支持。

然而,照目前形勢發展,英國不能不有所作為,而面對英國的作為,伊朗也不得不作出回應。此等惡性循環,最終只會將英國無可挽救地捲入原本該由美國與伊朗雙方解決的困局,逼使沒有必要互相交惡的英伊兩國,變成美國鷹派對伊理想劇本中一員。

要避免最惡劣的局面發生,無論是英國,還是伊朗,也要敢於懸崖勒馬,停止升級報復,不能因為一時的國威與面子考量,而拋開維繫核協議的根本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