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達成協議」從來就不是華府的共同目標

撰文:吳迪
出版:更新: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8月19日宣布,美國政府針對美國企業與華為公司的交易限制,將再度押後90天實施。不過與此同時,美國也在「實體清單」上新加了46間與華為相關聯的企業。90天後若美國政府不再延期,美國企業在與「實體清單」上的這些企業相往來時,都會受限。

自2018年7月中美兩國首次開始向對方商品加徵關税以來,中美兩國的貿易戰已經打了一年有餘。期間在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及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主任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的牽頭下,兩國對談12論,兩國元首在這期間也藉年度G20峰會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和大阪兩度會晤,至於結果,各方都有目共睹。

相較於去年11月底阿根廷G20峰會後兩國衝突稍緩的情況,今年6月底日本G20峰會上所達成的共識則很快就被推翻:美國擬額外加徵針對3000億中國商品的關税;華為與美國夥伴企業的生意雖被延長豁免期,卻並沒有正式解除,且一直受到限制;而中國也因此未恢復對美國農產品的採購。

其實,近兩個月中美的往來,可謂是過去一年多中美貿易談判的縮影:中方的立場一直是「談,大門打開;打,隨時奉陪」;美國的態度則在緩和與強硬中來回搖擺。而當我們放眼關税和華為之外,無論是匯率、金融、香港乃至對台軍售,中美顯然在陷入更為對立的局面。

華府之所以會有此搖擺,中美之所以矛盾難解的原因,自然是在於中美綜合實力此消彼長所帶來的結構性挑戰;不過在此宏觀背景下,「達成協議」亦從來就不是華府的共同目標。

+3

在過去一年多以來,美方圍繞兩國貿易戰的論述一直是「兩國貿易關係不公平,因此試圖通過談判改變當下兩國貿易結構」。按照這個邏輯,美方在關税和華為等方面的操作,原本應當只是華府為了促就兩國談判的「工具」。

但是,對如今制定美國對華政策的人而言,或許「達成協議」原本就不是其最初目的。

回望2018年,美國政壇有不少爭論,但反華反中立場卻受到民主共和兩黨、全球化支持者和民粹主義者、商界和工會等多跨領域的支持。在此過程中,所謂「脱鈎」又或是「脱離接觸」(disengagement)的倡議也愈發受到討論,也即中美各走各路,不需要那麼多的雙邊貿易,彼此互相阻隔投資,降低對彼此的依賴程度。

不過,發出此類倡議很容易,具體落實卻很難。中美貿易往來是相互受益的,中國經濟崛起對美國有益,美國經濟復甦也對中國有益。在經歷了從「互不相關」到「相互依賴」的過程後,再想退回到互不依賴的程度,則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簡單舉例,若兩國貿易確實大幅降低,美元和美國國債需求也會隨之大幅減少,屆時且不說美國去哪裏尋找消費者產品的替代生產地,也不必多算成本需要提高多少,單是「去美元化」和美債,就足以在美國掀起頗大的政治動蕩。

脱鈎的害處如此,那麼其收益呢?為什麼諸如白宮貿易與製造業政策辦公室主任納瓦羅(Peter Navarro)等人會一再向特朗普推銷「美中脱鈎」?不外乎兩點:一則,降低親華遊說組織對美國政治的影響力;二則,動用美國政經軍事及輿論能力孤立中國,降低中國在全球經濟的發展空間,確保美國相對優勢不受挑戰。

遍覽美國政府針對中國政府的一系列貿易行為,一方面是試圖孤立中國,另一方面也是在為了達到「脱鈎」的效果,從而提出不符合現實的過分要求,「進可求『美國贏』的全面協議,退可求中美脱鈎」。

在這樣的情況下,貿易戰若延續,有無脱鈎的可能?顯然是有的,卻需要兩國及各國付出頗大的代價。對此,中國有足夠的制度定力予以支撐,美國有沒有?這是普遍存疑的。特朗普明白其中之理。圍堵中國的長遠戰略對他本人並沒有太多益處,反觀短期利益才更符合他在選舉政治層面的需求。這也令他一直是白宮裏「最大的對華鴿派」。

然而,如果說2018年的「脱鈎」還僅為一種倡議,那麼隨著當下兩國貿易談判愈發受阻,且開始向各領域蔓延,部分白宮幕僚抱持「進可求『美國贏』的全面協議,退可求中美脱鈎」的心態,那麼這也愈發成為需要嚴肅對待的潛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