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訪華出席中國進博會 歐洲對華姿態的又一突破

撰文:鄭瑞
出版:更新:

11月4日至6日,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法國總統馬克龍(Emannuel Macron)將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中國第二屆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開幕式及相關活動。

這將是馬克龍對中國的第二次國事訪問,馬克龍2018年年初訪華時曾在北京表示,他以後會每年訪問一次中國。

近年來,歐盟和中國之間的關係發生着微妙的變化,以習近平今年春季訪歐為節點,歐洲國家對華外交的定位已經改變,並且正在尋求更加獨立自主的對華關係。馬克龍此番訪華可能成為又一重要信號。

+1

法國快速抓住進博會機遇

10月29日,中國商務部就中國第二屆進口博覽會舉行媒體吹風會,確認習近平參會並將會見有關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

馬克龍出席進博會,是西歐主要國家的元首和首腦的首次出席。去年第一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時,英、法、德、意等國家的首腦均未露面。

今年,參加進博會展覽的64個國家之中,主賓國共有15個,比去年多了3個。其中,法國、捷克、希臘和意大利4個歐洲國家都是今年的主賓國。去年,英國、德國、匈牙利也曾經是第一屆進博會的主賓國。

歐洲國家整體來看在進博會參與的更多。拿法國來說,去年的第一屆進博會,法國參展企業的成交額位於歐洲的第二位,共有69家企業參展。今年法國截至10月22日已經有778家企業參展簽約, 參展企業和簽約規模都有所上升,智能及高端裝備企業數量有所增加,法國奢侈品集團開雲(Kering)將首次攜全系品牌參展。

新一屆進博會中,歐洲國家參與度有所上升。(VCG)

今年是中國政府成立70周年,按照中國官媒的說法,第二屆進博會是中國主辦的一場重要國際盛會,也是今年中國「主場外交」的收官之作。馬克龍在這一「盛會」中的出席,除了代表法國乃至歐洲都希望更大程度打開中國市場,同時也具有不同尋常的政治意義。

進博會是在中美貿易戰爆發的背景下開幕的。鼓勵進口,充分利用市場的優勢是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和二次改革開放的需要,同時,習近平如此重視這一展會,連續兩年出席,也說明進博會是中國向世界展現開放姿態、維護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的一個平台。

馬克龍的出席不僅對中法經貿關係帶有促進意義,也是對中國以上倡議的一種背書。

中歐關係的又一積極信號

當地時間10月21日,馬克龍在法國巴黎會見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王毅當時表示,馬克龍即將對華進行的訪問,將是「兩個世界大國、兩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以及東西方文明代表之間進行的又一次重要戰略溝通」。中方顯然將馬克龍的訪問放在更高的視野之中。

封殺華為的問題上,歐盟的態度和美國差異很大。(VCG)

習近平在今年3月訪歐時,馬克龍就曾邀請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和歐盟主席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來到巴黎,一場「中法德歐」峰會出乎外界意料。接下來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歐並出席中歐領導人峰會,一份不被外界看好的聯合聲明產生,再度令外界震驚。

種種迹象表明,歐盟已經開始把中歐關係放在了和美歐關係同樣重要的水平線上,而中國則認為歐洲是在國際格局變化之中,能和中方共同發揮穩定和積極作用的夥伴。

不可否認,中歐之間的發展程度不同、文化差異巨大,且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也存在衝突。歐洲國家對中國力量的崛起仍然需要適應,並且在貿易規則的調整、科技競爭的公平性以及中國市場準入等方面都有不滿。但是突破這種狀態也不是不可能。

繼3月以來,意大利、盧森堡、瑞士三個國家都已經正式加入「一帶一路」倡議,並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德國甚至在此期間透露,若和法國、英國和西班牙能夠達成一致,或許能夠集體加入「一帶一路」。

歐洲主要國家對中國科技企業華為的態度,也更加獨立於美國。歐盟委員會在近日發佈的「5G網絡安全風險評估報告」中,承諾將「以事實為依據研判安全風險,而不會限制特定企業參與5G建設」。此前,英、法、德政府都沒有將華為完全排除在5G網絡部署之外。

多極化已經不可逆轉的今天,歐洲對華關係趨向務實,馬克龍選擇在第二屆進博會上亮相,可以說是又一個強烈的政治信號,中歐的聯繫在變局之中或許仍有摩擦,但將更為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