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中共防疫之戰的三條戰線

撰文:吳迪
出版:更新:

截至2月18日,由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所造成的肺炎疫情COVID-19,似乎已在中國內地呈現出平緩的趨勢。確診病例增速連續數日放緩,總人數也已趨穩,其下降趨勢預計可在2月下旬更明顯地呈現。
可是,這並不是此次疫情的全貌。

行至今日,這場疫情早就不僅僅是一場與病毒疾病的較量。實際上,這場中國政府宣傳口徑中的「防疫之戰」,一直有至少三條戰線:病毒、官僚、輿論。

第一條戰線無疑是針對病毒和疾病。這是最好被人們所理解的,是最容易取得「勝利」的,也確實是中國政府做得最好的一方面。

在這一條戰線中,包括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內的技術型官員們,早在2019年12月便留意到病毒的危害性和傳播程度,很早確定了疫情來源於新型冠狀病毒,確認了病毒的全基因序列,也很早便已經上報,且與國際學界共享。而當疫情擴散,在依舊沒有有效藥物和疫苗的情況下,中共採取了隔離、排查、封鎖湖北多個城市、推遲春節假期後復工時間、對全國各市小區進行封閉式管理等等極端手段。這些都是針對病毒最有效的處理方式。

鍾南山團隊以數學模型分析,判斷疫情2月中下旬或出現高峰,4月左右平穩。(中新社)

有鑒於中國政府針對這一條戰線所採取的措施,當下疫情在病毒和疾病維度的前景雖然還有待繼續堅持既有措施,但已經可以看到一些積極的趨勢。這是值得肯定的。

第二條戰線則是針對官僚體系。這是被中國國內外廣大輿論所詬病最多的戰線,也是最為棘手的戰線。

如上所述,雖然以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為代表的技術性官員們從12月開始便採取較為負責的措施,雖然從中央到各省市各層級政府自1月下旬開始都採取了值得褒讚的措施,但那行動缺失的一個月時段,卻是導致如今疫情這般嚴重的重要原因。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

在這過程中,無論是中央、湖北省、武漢市,還是專家、技術型官員、官僚系統,都需要承擔不同程度的責任。回望過去兩個月,武漢官員在12月便已經上報疫情,卻也只是按流程上報,並同時顧及湖北省「兩會」和春節將至的氛圍考量,未分輕重緩急便打壓所謂「謠言」;第一批疾控中心專家在已經做出「人傳人」判斷並在海外發表論文的同時,在國內新聞發佈會上公然宣傳「未明顯人傳人」,說明這當中顯然存在來自官僚體系的壓力;衛健委作為上情下達的關鍵環節,未能很好地做到疏通作用;而中央最晚於1月初便收到預警,習近平1月7日就「提了要求」,但一直到1月20日才由鍾南山首次宣告「人傳人」,各級政府才開始有所行動,可見官僚主義有多積重難返。

疫情重災區湖北官場被指在應對這場突發事件時能力嚴重不足。(AP)

要承認的是,無論是縱向對比2003年中國政府處理SARS時的隱瞞與滯後,還是橫向對比2009年美國政府處理H1N1時的愚鈍和不作為,此次中國政府面對疫情的處理方式是值得肯定的。只是,縱有可圈可點之處,也依舊是「亡羊補牢」,無論其「補」得有多好。而這過程中嚴峻的官僚主義問題,更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艱巨挑戰最典型的體現。

此次疫情的第三條戰線,則是國際輿論戰。這是人們最容易忽視,也最不容易理解的戰場。

病毒之餘,中國正因這場主要發生在本國的疫情遭到一些國家輿論的非難。也正是為此,從外交部長王毅、駐美大使崔天凱、駐英大使劉曉明、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等人皆高頻度露面,或主動接受眾多西方媒體採訪,滴水不漏地為中國政府辯護;或孜孜不倦地闡述各國之間命運相連的情況,強調國際社會共同抗疫的必要;乃至主動出擊,措辭強硬地駁斥美國等國的政府官員們或刻意或無意的詆毀。

2月14日至16日,慕尼黑安全會議在德國慕尼黑舉行,中國外長王毅赴德國參加會議。(AP)

與此同時,我們還看到中國政府此次在疫情信息公開方面有長足進步。這不僅僅是「政府應該做的」,其透明、即時的程度,已經超過了國際社會對一國政府面臨這種事態時的期待,更是超出了中國國民的期待。為何如此?綜合中國與包括世界衛生組織(WHO)、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各相關學術圈、各國政府之間的互通有無,乃至由習近平統籌全局,將外交納入疫情管理的全盤統籌之內,直接以政治局會議形式定奪總基調,便可以看到中共此次對「國際輿論戰線」的重視程度。

這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中國在經濟治理、政治制度、文化價值觀等多方面都與西方迥異,從政府到平民,中西方之間即使沒有敵意,也有相當多的不解與隔閡。這種不解與隔閡,再配以中國國力日強之後對世界政經文化格局的改變,都令西方輿論在報道中國相關新聞時,帶有一定質疑及不認可。任由這種情況發展而不採取行動,則將在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對中國造成負面影響。這是不容忽視的。

事實上,遍覽此次國際輿論對中國的看法,西方媒體在秉持質疑精神之同時,也對中國政府當下做法予以了肯定,對各國命運相連的實情予以了強調;而在政府層面,除美國之外的眾多國家政府都基本對中國政府所採取的措施持正面態度。這與中國政府以「戰線」的方式應對國際輿論是相關的。

當然,在病毒、官僚主義、輿論之餘,中共還有其他方面的考量,包括如何確保疫情對國家經濟的影響被保持在最低限度等。另外,在這「三條戰線」之內,還有其他本文未提及的維度,譬如所謂「輿論戰線」所針對的絕不僅是國際輿論,亦包括來自國內對國家制度的質疑、部分媒體或個人為了自身利益而誇張化炒作乃至扭曲事實等等。

言而總之,在當今之世,一場疫情絕不限於病毒本身,其所牽連的領域之廣,深受當下世界相互連接之影響。面對這種情況,各國政府所採取的應對方式皆有不同,相互借鑒,相互對比,才能更好地改進,以最符合人們需求的方式面對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