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英國】從約翰遜病重入院看西方防疫漏洞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當地時間4月5日,已經持續發熱一周的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結束居家隔離,終於進了醫院,進行「預防性檢查」,一日後情況轉差,現已轉入深切治療部(ICU)接受治療。但對一直跟蹤約翰遜動向的觀察家們來說,這時才進醫院是否為時已晚?

約翰遜本人在4月3日已於社交媒體上自陳「一直發熱」;唐寧街10號發言人也稱「首相有發熱等持續症狀」,當約翰遜本人在入院後繼續出現持續性症狀時,西方世界的防疫漏洞似乎正因此被愈撕愈大。而英國只是一個較為突出的例子。

新冠肺炎從發病到惡化的一般概率來說,在家「隔離一周」的約翰遜的命運可能不佳。根據《柳葉刀》雜誌在1月24日發表的一篇關於新冠肺炎病程的論文顯示,在發病7日後才入院的患者中,有51%的患者會呼吸困難,有27%的患者會在兩天後出現急性呼吸窘迫,有39%的患者會在3天后出現危重症狀。而今,種種迹象都對這位首相不利。

+1

不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約翰遜的命運也不僅僅屬於他自己,也屬於五千多萬英國人。因為這種被迫接受一周觀察隔離的現狀是英國公共衛生部(PHE)在3月16日後最新確定的方案。

根據該方案,英國不僅明確強調了獨居的患者應在發病後獨自隔離觀察一周,如症狀改善且退燒「即可恢復正常生活」,居家患者則需全家隔離14天。更明確強調此舉旨在「通過呆在家裏」,「保護他人的生命,並確保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不至於崩潰。」

事已至此,外界便可以發現以英國為主的西方國家可能是不得不維持着防疫、抗疫鬥爭中的漏洞。而就收治病人的進度這點來說,英國的醫療系統可能一直都處在高壓高負荷的悲慘狀態下。

NHS雖然一直以其「免費醫療服務」為傲,但這條英國醫療體系的動脈是脆弱的。英國的重症監護床位只有4,100個,NHS目前也只有4,000台成人呼吸機和900台兒童呼吸機可供調配。為避免發生資源擠兑,製造緊張情緒。NHS和PHS雖然會從134家定點收治醫院中統計患者總人數,但沒有公布具體入院人數尤其是重症患者人數。

英國首相約翰遜(中)在3月19日於唐寧街10號與首席醫療官惠蒂教授(左)和首席科學顧問瓦倫斯(右)共同召開新冠病毒新聞發佈會上。(AP)

對此,《衛報》等英國媒體曾在3月下旬嘗試採訪相關部門,得到確定數據,但他們得到的只有閉門羹。不過,英國媒體還是通過走訪醫院,調查數據得到了一些驚人的事實。

如在南倫敦地區,轉入重症的患者從3月6日到17日間激增了13倍,在這批患者中,有86人為危重患者,有4人甚至轉入了ECMO(人工肺)治療,而他們中有一半甚至仍是「疑似患者」。到4月2日,隨着英國已有100多家公立醫院上報確認病死者,英國醫學協會甚至下發文件,要求醫生優先救治年輕人,放棄老年患者。

目前,英國當局似乎已經發現醫療資源似乎不敷使用,倫敦地區已開放了第一家能收治500名患者的「南丁格爾醫院」,在隔離期間的查理斯王儲(Prince Charles)視頻剪綵後,就由東倫敦地區的五家醫院聯合接管,但這對於英國全境的近五萬名患者尤其是倫敦地區的約12,000名患者仍然是有限的。

隨着英國名義上的元首,即現任女王已經撤出倫敦,這種戰時非常狀態就已經一目瞭然。(美聯社)

事實上,西方各國都存在相當數量的居家隔離患者,相對於不公布住院情況的英國,西方其他國家提供了較透明的數據。它們都揭示了不太樂觀的前景。

在意大利現存的91,246名患者中(4月5日),只有32,926名患者(其中有3,977名重症患者)住院,另有58,320人處於居家隔離狀態;在法國確診的70,748名患者中,除去28,891人住院(其中有6,978名重症患者)外,另有19,785人處在居家隔離狀態。而這其中最突出的莫過於全球疫情的核心,美國東部時間4月6日00時,全美現存確診患者319,178人,但只有23,069人得以入院治療,餘下近30萬人也仍處於居家隔離中。

《柳葉刀》在4月2日指出,根據中國的早期流行病學證據顯示,超過50%的新冠肺炎患者家裏至少有一名家庭成員患有此病,家庭聚集性感染佔所有聚集性感染的75%至80%,且居家隔離疾病監測困難,很難組織醫療護理、頻繁監測疾病進展,並及時將在家隔離的患者轉到醫院治療。更不用說新冠肺炎可由輕症惡化為嚴重疾病,需要迅速轉入醫院治療。

在英國,新冠患者仍按土葬。在美國,類似病死者需接受火化。(美聯社)

可就收治患者的進程來看,現在疫情中的西方大國即便想修建方艙,收治全部病人也已成為不可能的事情。對西方來說,他們起初拒絕輕症患者入院的邏輯是試圖避免醫療資源擠兑、減少醫療需求,以此避免社會經濟停擺,讓社會付出遠超疫情的代價。

但問題就在這裏:減少醫療需求並不在於對疫情閉目塞聽,新冠病毒的傳染性證明了它不可能按人類意志「緩慢進展」。中國的經驗和教訓也證明了集中收治才有利於阻斷病毒傳播。在這一基礎上採取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後續行動,才有可能控制疫情的擴大。當西方國家剛剛開始加速檢測患者,卻不能從源頭上控制病毒傳播,甚至其「封城」也未必牢靠,那麼他們抗疫的結局是可想而知的。

這種現狀也在揭示一個殘忍的現實,西方如不能拿出更有力、更有效的疫情防控手段。恐怕其最終結局也只能導向群體免疫,人人自求多福,而約翰遜的命運更將成為西方抗疫鬥爭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