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55歲內蒙古漢確診腺鼠疫 官方:未發現與北京兩病例有關

撰文:崔德興
出版:更新:

北京市政府上周二(12日)晚證實,兩名來自內蒙古的患者經專家確診,患上肺鼠疫,正在北京市內相關醫療機構接受治療,一人病情穩定,另一人病情危重,消息引發關注。
最新消息指,內蒙古昨日(16日)再確診一宗「腺鼠疫」病例,但未發現本病例與前兩宗病例之間有流行病學關聯。

公告指,該內蒙古患者曾剝食過野兔。(視覺中國)

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公告,11月16日,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巴音塔拉蘇木採石場1人在烏蘭察布市化德縣醫院就診期間,反覆發燒,經專家會診,被診斷為「腺鼠疫」確診病例。

公告稱,患者是一名55歲男子,曾於2019年11月5日在採石場剝食過野兔,目前,未發現本病例與前2例病例之間有流行病學關聯。患者目前已在烏蘭察布市化德縣醫院隔離救治,相關防控措施已落實。其密切接觸者28名,已就地隔離醫學觀察,目前無發熱等異常表現。

北京的兩名患者,一度在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接診。(資料圖片)

公告強調,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鼠疫防控工作,已採取有力措施,加強組織領導,開展保護性滅鼠滅蚤,加強發熱病人管理,強化疫情報告,開展醫務人員培訓和社會健康宣傳教育,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加強工作指導檢查,依法科學防控,保障群眾健康安全。

資料顯示,根據發病部位和病理變化的不同,可將鼠疫分為腺鼠疫、肺鼠疫、敗血型鼠疫等,其他類型鼠疫如皮膚鼠疫、腸鼠疫、眼鼠疫等型比較少見。

鼠疫主要通過病媒生物傳播、接觸傳播和飛沫傳播。(視覺中國)

「腺鼠疫」的臨床表現主要是高熱、畏寒、伴噁心嘔吐、頭痛及四肢痛、顏面潮紅、結膜充血、皮膚黏膜出血點等。多表現為腹股溝淋巴結、腋下淋巴結和頸部淋巴結腫大,且發展迅速,多為單側,一周後淋巴結很快化膿破潰。

而此前北京確診的「肺鼠疫」,臨床表現主要是起病急,畏寒高熱、頭痛胸痛、呼吸急促、嘴唇發紫、咳嗽、咳黏液或血性泡沫痰,常因心力衰竭、出血、休克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