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男教師佔比逐年下降 官媒列三大原因稱不應忽視

撰文:孫聖然
出版:更新:

近年來,內地中小學男性教師比例呈逐年下降趨勢。教育部數據顯示,2020年小學、中學、高中專任教師中,男教師分別佔28.83%、41.19%、44.37%,均較5年前有所下降,而幼稚園階段男幼師的比例尚不足3%。
對此,官媒《光明日報》周五(24日)刊文指,男教師比例持續走低的原因涉及收入、性別以及榮譽感等多方面,不應忽視男性教師比例逐年下降問題。

文章指,在社交媒體中,有人表示,男教師最好的結果是娶一個女教師,而女教師最差的結果就是嫁一個男教師,女教師的結婚對象上限很高,男教師的結婚對象下限很低。這種婚姻的「設定」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了男教師社會地位的現狀。

文章認為,造成男教師比例持續走低的現實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伴隨社會經濟發展,擇業觀念更多元化,教師職業發展和收入上漲空間有限,一些男性並未將教師作為就業的優先選擇。其次,女性天然具有感情細膩、觀察敏銳、親切溫和等適合從事基礎教育工作的性別特質。再次,教師的社會評價所形成的主流職業差序造成了一些教師職業榮譽感和獲得感不強,這也導致男生報考師範院校和參加教師招聘的動力不足。此外,現行的教育培養和考試選拔方式更有利於女性在教師這個行業中勝出也是原因之一。

2020年內地小學、中學、高中專任教師中,男教師分別佔28.83%、41.19%、44.37%。(視覺中國)

文章稱,男性參與教師工作,不僅能夠參與學生情感認知的形成過程,構成其外在環境的一部分,也有利於教育中的性別認識的多元化;男教師通常思維相對敏捷、邏輯性強,擅長實驗教學和理論延伸;而對於年幼學生來說,男教師包容性相對更強,也能容忍學生犯一些簡單錯誤。

文章最後指,教育領域有不少問題亟待解決,因而改善教師隊伍中男女性別比例的呼聲相對微弱。這種情況在某種程度上也契合了此前人們的成長經歷以及由這個經歷塑造的觀念。當幼兒園和小學教師的社會評價和收入水平足以讓那些有志於此的男性和女性可以更加體面地生活,相信更多男性會不請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