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教授:網絡實名制致個人資料洩露 與電訊詐騙激增有關

撰文:姜庚宇
出版:更新:

清華大學刑法學教授勞東燕周三(31日)在微博發文表示,日前參加有關電訊詐騙犯罪的會議,談了對網絡實名制的看法。她說,網絡實名制的推行,客觀上導致大量的個人資料被洩露,從而為違法犯罪分子利用,近年電信詐騙犯罪的激增,與此密切相關。

勞東燕說,採用網絡實名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預防與打擊違法犯罪,但也須看到,在預防犯罪的環節,網絡實名制作用相當有限,基本達不到預期的預防效果。在打擊犯罪的環節,實名制雖有助定位與發現疑犯,但考慮到大多數電訊網絡詐騙的犯罪人都在境外,且即便在境內,亦會大量使用「貓池」(可以一次同時收發多條短訊的設備)或不記名卡,導致根本無從追蹤。

騰訊宣布將《王者榮耀》連接公安系統,嚴格實施實名制。(視覺中國)

她說,這意味着,在網絡實名制下,收集的基本上都是守法公民的個人資料。大量守法公民的個人資料被收集後洩露,反過來會加劇相關領域的違法犯罪;用來預防違法犯罪的制度,本身又帶來更多的違法犯罪,這是當前制度層面特別值得關注的問題。

勞東燕指出,就目前推行的實名制來說,法律與相關政策對個人資料的保護力度還遠遠不夠。即便不對網絡實名制做重新的決策,在目前的制度框架中,如何強化對個人資料的保護,以及如何防止此類制度的反噬性效應與其他社會性風險等,都值得做進一步反思與調整。

緬甸「豬仔」煉獄「KK園區」。(bilibili.com)

她認為,從社會治理的角度來看,個人資料並不是收集得愈多愈廣就愈好,這樣反易陷入惡性循環,總覺得控制還不夠;必須警惕網絡實名制帶來的各種副作用與消極後果,避免運用簡單粗暴的控制性思維,來對待網絡時代的社會治理。

勞東燕的上述發文,引發不少網民討論。有網民表示,實名制的本意並不是打擊詐騙。也有人說,「因為我遵紀守法,所以希望實名制可以懲罰那些藏匿在匿名網絡世界的不法份子,結果只是我實名了,不法份子還是借用別人的馬甲行違法之事,哎!法律永遠走在後面,甚至掉隊」。

網民熱議:

「是否可以這樣理解:對守法公民,弊大於利。對統治階級,利大於弊。而話語權和裁決權都在後者手上。」
「做壞事的人誰會實名制上網暴露自己的行蹤?普通人最倒霉。」
「我一直覺得實名制不是為了防詐騙,就是為了監控」
「現在哪有隱私可言,一度被各種電話騷擾得想換號,但想到綁了這個那個的就作罷」
「個人信息的收集,儲存,讀取和使用,影響太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