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想「石」變「Suck」被人笑成世 韓改名有Take 2 政府允轉1次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你有想過自己的名字在英語拼寫時出現尷尬情況嗎?中國、日本、韓國人的名字因都以漢字書寫一字一音,在轉寫成羅馬拼音時,偶爾會出現奇怪的情況。這情況在韓國尤其常見,甚至動搖外交部容許修法,讓國民成年後有一次的「改名機會」。

出國者須持有護照,要申請護照就必需有一個羅馬字轉寫的名字,結果對一些人來說,就成了他人笑柄。(視覺中國)

韓國著名韓星Simon D本名鄭基石,羅馬拼音為Jung Ki-Seok,但實際若看他的出境護照,會發現那個「Seok」寫成「SUCK」───這予人不只滑稽的感覺,更令人有不好的聯想。

Simon D本名鄭基石,石在轉寫羅馬字時用了「Suck」,變成「基Suck」了。(網絡圖片)

韓政府擬修例 年滿18歲可改一次英文名

不過無需擔心,韓國外交部近日公布,有意修法讓所有韓國人在18歲後有一次更改在護照中的英文名字機會。有韓國人年少申請護照時,隨便取個羅馬拼音的英文名字,但出國後發現相當尷尬,修法後這些人可得到「一次修正機會」。相信Simon D日後出國就不用再尷尬,填寫清關表時可名正言順地稱呼自己Jung Ki-Seok了。

本名鄭基石的Simon D,羅馬拼音成的英文名字有「Suck」。

「光」變「Bich」 「道」變「Kill」

會做成如此情況與韓語的英文標記有關,中文因方言不同轉寫羅馬字可能有兩三種,但韓國姓名轉寫羅馬字的寫法有很多種。以「石」為例,轉寫成「Seok」是最常見的,但寫成「Seog」、「Sok」、「Suk」、「Suck」亦可。「光」可寫成「Bich」、「曲」可寫成「Cock」、「道」可寫成「Kill」等。

部分字因與英語意思相關,容易遭奇異目光。而且不少名人都有這個煩惱,如另一位韓星金在德(Kim Jae-Duck);韓國產業銀行董事長李東傑(Lee Dong-Gull);韓國著名實業家、KT電訊公司會長李錫采(Lee Suck-Chae)等等。

至於最經典的莫過於阿里郎電視台前台長方碩晧,名字英語轉寫為「Bang Suk-Ho」,但因他去年捲入豪華出差浪費公帑事件引起社會熱論,韓國有人把他的名字特以轉寫為「Bang!Suck-Hoe(Whore)」,揶揄一番。

阿里郎電視台前台長方碩晧,方除可轉寫成「Bang」外,其實也可轉寫為「Bhang」,看起來就沒那麼BANG了。(阿里郎電視)

改名非易事 歸國子弟畢業證書或會失效

有意見認為,即使政府修法,真正前往改名的人不會太多。《韓國時報》引述首爾大學一名不願具名的教授表示,要改名不是一件易事:「很多韓國人在小時因英語知識不足隨便改了個名字,但若他們已成長,甚至已出國讀書工作,拿到證書或獎狀,要改名就不容易了。」

該教授續道:「舉個例子,若有人名叫李尚德,英語轉寫為『Lee Sang-Duck』,出國讀書在哈佛大學畢業。回國後因為一直被人取笑是『鴨仔』而希望把『Duck』改成『Deok』,但只要一改名畢業證書會因名字顯示不同而失效。」「儘管他可以請求哈佛幫他的證書改名,但這樣會變得十分麻煩。若他已是一位國際知名人士那就更難,因為他的『鴨仔』名稱已廣為人知。」

當然名字問題不只在韓國出現,日本的情況亦一樣。日語的名字不論以訓讀還是音讀,偶爾都會出現類似情況。一個最常舉的例子是常見的名字「雄大」(Yuudai),發音有如「You Die」。類似情況亦發生在裕、優、勇(Yuu)上,因發音和「You」一樣,當英語要說「你好我是──」時,就會變成有趣的「Hi,I am You」。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