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2018】日本「一強」難變 自民黨改議事規則 安倍想贏到盡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日本政界2017年並不平坦。由年初的森友及加計學園事件、年中的東京都議會選舉到安倍解散內閣提早大選,日本執政自民黨經歷大起大落。2017年可謂日本政壇多事一年。
但一年過去,安倍成功站穩陣腳,自民黨掌握國會更大勢力。在野黨潰不成軍,造就更強力的「安倍一強」。新一年的日本政壇,將如何走下去?

安倍自民黨在10月舉行大選時的口號:「守護這個國家到最後一刻」。(視覺中國)

日本在12月12日選出了「北」成為2017年的漢字,象徵日本社會在2017年共同關心與「北」相關的議題。包括了北九州的豪雨導致馬鈴薯失收、北海道棒球隊的佳績、以及令國民寢食難安的朝鮮核威脅。

安倍:2017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

首相安倍晉三同日亦被問道他認為最能代表2017年的漢字,安倍回答說是挑戰的「挑」字:「2017年是日本充滿挑戰的一年」。這不只是日本充滿了內外挑戰,安倍所屬的自民黨亦經歷了多重挑戰,經歷了大起大落,2017年的日本政壇是不平凡的一年。

安倍被視為是日本戰後鮮見的安穩政權,自2017年3月自民黨通過修改黨章建議,延長首相任期後,安倍有望成為戰後歷任最長的首相。安穩的政權有賴安倍成功統一黨內派系,在野黨長期弱勢無法有效制衡。

強勢的政權促成了「安倍一強」的局面,但長期的安穩讓安倍政權在2017年遇上暗湧,一度重重跌倒。

忖度政治 森友及加計學園事件

今年2月中,傳媒揭發辦學團體森友學園以極低價錢購買大阪一塊土地興建小學,理事長籠池泰典藉涉嫌學園因為與安倍有私交而取得便宜;團體旗下另一間幼稚園亦被揭發灌輸學童極右思想,惹來全國關注。儘管安倍一再否認與學校有關,但安倍妻子昭惠曾擔任該新建小學的榮譽校長,引爆政治風波。

政治炸彈其後更接種而來:正當森友學園事件持續發酵之際,日本傳媒5月時再揭發另一辦學團體加計學園,同樣疑藉着與安倍有關係,繞過行政程序直接獲得四國愛媛縣的公共用地興辦獸醫學校,文科省前副大臣前川喜平更現身指證遭到安倍施壓。雖然兩宗政治風波至今仍無法證明與安倍有直接關係,但社會無法接受政府含糊其辭的解釋,籠池泰典的一句:「我忖度安倍是事件的中間人」更讓「忖度」兩字成為2017年流行語,諷刺忖度有權者之意,違反規則胡亂辦事。

森友學園前理事長籠池泰典,身後的是當時正在興建的瑞穗之國紀念小學。(Japan Times)

閣員失言辭職 安倍支持度一度下挫

除了學園事件衝擊安倍政治威信外,閣員和政府失言犯錯亦多次為安倍政府造成打擊。自年初至5月為止日本政府已先後有5名官員在公眾場合講錯話,其中擔任復興大臣的今村雅弘更兩度犯錯,說出一句「幸好311地震不在東京發生」被批評冒犯受災者下台,成為了安倍內閣首位因失言辭職的內閣官員。

以上所有錯誤均被輿論認容為「安倍一強」造成的惡果,安倍內閣支持度自2017年首季逐步下跌,至7月更從近六成跌至只有三成的最低點。結果最後在前防衛大臣稻田朋美在拉票活動中失言,「埋門一腳」讓自民黨在同月舉行的東京都議會大選中大敗,失去首都控制權。安倍因此被迫在8月解散內閣,希望藉內閣重組重新出發,挽回頹勢。

2017年日本政壇大事紀

2月 揭發森友學園事件
3月 通過修改黨章首相可最多連任3屆,延長安倍任期
4月 復興大臣的今村雅弘因失言辭職,成為安倍內閣首位辭職閣員
5月 揭發加計學園事件
6月 安倍支持度跌至三成警戒線
7月 自民黨在東京都議會選舉中大敗
8月 安倍重組內閣
9月 安倍解散眾議院提早大選
10月 自民黨在眾議院大選中獲勝,安倍繼續執政
11月 特別國會召開,自民黨有意縮減在野黨發言時間

按圖看2017年日本大事

+5

在野黨失機會 提早大選自民黨仍大勝

在東京都議會中擊倒自民黨的,是較早前從自民黨內出走,曾任防衛相的自小池百合子。繼成為東京都知事並取得東京議會控制權後,小池另立政黨「希望之黨」進軍國會,與安倍決一高下。但正當外界猜測希望之黨能為日本政壇帶來新氣象之際,在野黨最終無法團結,給予自民黨喘息機會。

最大在野黨民進黨前黨魁蓮舫因個人國藉與領導能力問題辭職,由前田誠司接任。安倍趁最大在野黨未能站穩之際,突襲解散國會提早在10月舉行大選,希望一口氣重組眾議院並為自民黨定立未來穩健之勢。

民進黨因此決定「盡地一搏」與小池的希望之黨合拼,參加眾院大選挑戰自民黨。但最終因小池的「排除論」令外界大跌眼鏡,加上政綱離地令希望之黨錯失選票,在眾院只取得50席。自民黨奪得284席大勝,繼續保持國會絕對領導地位

至於民進黨亦因前田誠司的決定分裂,被小池排除在外的議員另立立憲民主黨參選,在眾院取得55席成為最大在野黨。不過相比未分裂前民進黨的87席還要少,成為日本戰後最少席數的最大反對黨,安倍重新掌握局勢。

日本有分析認為若小池百合子當時能團結所有在野黨,可以和自民黨平分秋色搶奪相多的議席數。(視覺中國)

擬削減在野黨發言權 「謙虛」不知所蹤

執政自民黨在東京都議會選大敗時,安倍政權一度響起警號,當時日本國內開始盛傳「後安倍」時代,外界懷疑安倍會否因此下台。為回應外界批評,安倍在眾議院大選期間以「謙虛」為口號,表示將會重拾自民黨服務國民初心,接受批評重新開始。結果自民黨果真在大選中獲勝,安倍新內閣支持度亦在大選後穩步回升。

可是這個「謙虛」承諾並沒有維持多久。日本11月國會召開特別會議,在野黨針對森友及加計學園對安倍與自民黨提出質詢。日本財務省證實了早前籠池與近畿稅務局傾談土地價格寬減的秘密錄音,但安倍繼續把責任推卸負責人員身上,並拒絕讓涉事的妻子昭惠出席國會作供。直至特別會期結束,調查了無寸進。

與此同事,自民黨亦想盡辦法鞏固議會內權力,為限制反對黨發言,自民黨要求把傳統以來執政黨與在野黨的發言比例縮小,由原本的在野黨「8」比執政黨「2」的時間比例,縮減至在野黨「9」比執政黨「5」,差距大幅縮小。

其實按舊規則計算,執政黨實際操作上本身已經佔盡上風,因為每當在野黨提出質詢,執政黨都需要回應,因此所謂的在野黨「8」比執政黨「2」的比例,其實根本是在野黨「8」比執政黨「10」,執政黨有10次的發言機會。其實這個8比2的傳統在日本議會沿用多年,即使在民主黨(民進黨前身)執政、自民黨下野時代亦無改變。現時自民黨企圖減少在野黨發言比例,明顯是希望用盡權力放棄禮數,被質疑是要讓削減國會議事時間,讓自民黨日後提出的議案盡快通過。

由此可見,安倍政權在眾院選舉後強勢依然,在野黨勢力甚至更趨薄弱,安倍一強情況更嚴重。

有商人看準時機推出「忖度饅頭」等的小食,背後實際是在諷刺阿諛奉承有權者的社會現象。(網絡圖片)

日本政壇暫不會有大改變 安倍一強依然強勢

總結日本2017年,日本國內消費物價有微量上升、日經平均指數持續上升、失業率亦有改善,安倍的內政的確稍為見效。而安倍持續掌政意味日本的內政及經濟政策不會改變。

同時間,安倍亦會繼續努力尋求在任內推動他所謂的「自民黨使命」───修改憲法。今年初自民黨修改黨章讓首相能多任一屆,表面理由之一是讓安倍能在任內兼顧2020年東京奧運,背後更大的理由是要給予更多時間讓安倍完成修憲使命。今天國會大選自民黨繼續取得領導地位,反修憲陣營更弱,政治上對安倍更有利。

而安倍的氣焰在11月的特別國會中表露無遺,2018年可預期安倍將會繼續強推出包括修憲草案法案,然後像2016年一樣在爭議聲中強行通過。日本政界在2017年雖然有如過山車一樣,但最終還是返回原位:日本自民黨保持絕對優勢,安倍一強未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