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瞭望台】崎嶇中走向平穩 龍象關係漸入佳境

撰文:卓朋序
出版:更新:

繼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訪問印度後,國務委員楊潔篪上周亦前往印度出席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20次會晤。洞朗對峙後,有分析認為兩國關係將長期冰封,但中國外交官的頭兩號人物罕見地接連訪問同一國家,似乎印證兩國關係正在回暖。儘管中印當下在邊境時有動作,但雙方均透露出緩和矛盾與解決問題的意向。而對於中國而言,保持中印邊界穩定,集中力量應對複雜局面,應是既定的外交策略。

按照慣例,中印邊界問題會晤本應在2017年第一季進行,但因中印邊境的緊張局勢,令會晤延遲至今。在楊潔篪出行之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曾表示:「邊界特別代表會晤不僅是兩國邊境談判的高級別渠道,也是雙方進行戰略溝通的重要平台。」而楊潔篪在剛剛過去的中共十九大中,成為繼錢其琛後另一位中央政治局委員級外交官員,突顯中印加強溝通的意願。

2017年6月印軍越界進入洞朗地區,與駐守當地的中國軍隊對峙長達兩個月,其後,解放軍西部戰區更展開一系列軍事演習。然而,隨着兩國在8月底結束對峙,雙方關係亦逐步恢復。9月6日,印度總理莫迪不僅到訪廈門參加金磚國家峰會,還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一小時。12月初,王毅訪印及出席中印俄三國外長峰會,更進一步改善兩國關係。

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和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Ajit Doval)參與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20次會晤(路透社)

    邊界局勢漸緩和

中印關係的快速回暖,顯示兩國皆有改善關係的意願。在危機爆發的6月,不少評論認為,當時莫迪政府面對巨大的內政挑戰,遂主動挑起洞朗對峙,實質上是想借助與中國的衝突,轉移國內的矛盾。當時莫迪政府為清理腐敗、增加經濟活力而推動「廢鈔令」,但在推行初期接連顯現負面效果,引發人民生活不便之餘,亦衝擊了國家經濟情勢。大量行業由於缺乏現金而陷入停滯,特別是基層人民依賴的農業、手工業和基礎服務業;加上莫迪在第二季度宣布啟動全國消費稅改革,雖然是為了印度長遠發展,但改革陣痛使GDP增幅下挫至5.7%,遠低於評級機構估計的7.2%,創下三年來最差紀錄。

不過,在經歷「廢鈔令」及稅改後,莫迪的支持度未見下跌,皮尤研究中心的早前民調顯示其支持率高達88%。在這種形勢下,莫迪已不需再挑起中印矛盾擾亂國民視線,競選時期主打經濟的他,選擇減少同周邊國家的衝突,並為經濟持續發展提供和平環境,便顯得十分自然。

有指印度早前在邊境展開行動的另一目的,是阻止中國在洞朗地區的築路工程。洞朗地區俯視印度西里古里走廊最狹窄之處,後者是聯繫印度主體地區和東北各邦的唯一通道。印度擔心中國一旦能向該地區快速投送部隊,在兩國爆發衝突時,便能夠快速切斷印度東西聯繫。

2005年之前,由於地理條件所限,中國無法做到長期控制洞朗地區,唯一連接邊境的土路,也在冬季因大雪封山而難以通行。2005年之後,中國多次改建當地境內的基礎設施,但都不及今年規模之大。早前衝突爆發時,印度外交部亦明言:「中國修路的舉動明顯改變現狀,對印度的安全造成嚴重影響。」

然而,印度希望阻止中國築路的計劃未能奏效。對峙期間,中方展現出優於印度的物流投送和基礎設施建設能力,解放軍在今年6月底進行演習,利用現有的青藏鐵路及準高速公路級別的318國道,將萬噸以上的後勤物資由青海、四川等地短時間運向「日喀則-林芝」一線的西藏南部地區。同時,西藏地方政府亦宣布在林芝地區修建四車道的戰略公路,延伸至中印邊境。

過去20年,中國在西藏地區建設了5.1萬公里公路,而印度2005年所推出的「戰略公路建設計劃」至今完成不到一半,總里程僅有707公里。在印度的戰略考慮中,印度的天然條件遠優於中國,可以輕易集結數倍軍力,以量取勝,因此當中國的交通建設向邊境地區延伸,新德里自然顯得緊張,難免做出過激反應。更何況中國計劃在「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期間(2016-2020),將鐵路引向邊境的亞東地區,屆時投送能力將遠超現時在洞朗建設的公路。早前有報道指,解放軍一反過去冬季不駐紮洞朗的習慣,目前已在洞朗地區修建了直升機坪及數套以預製板搭建的營房,甚至還擺放了商店設施,似乎要在邊境建立永久軍事基地,以取代過去的哨所。

中國及印度軍隊早前曾在洞朗一帶的邊境地區對峙,對峙最終維持逾70天才落幕。(視覺中國)

    印度的緩衝國思維

事實上,印度作為藏南大部分地區的實際控制者,很難放棄手中已有的「肥肉」。而中國在政經和軍事領域都處於上風,發展西藏也是合情合理,印度更難要求中國作出讓步。中印近來之所以總在邊境出事,主要原因在於中國在西藏的發展觸碰到印度對中國警惕而敏感的神經。印度對邊境問題的執着,與國內一直籠罩的「緩衝國思維」有關。

早在印度獨立之初,便制定將西藏與中國區別對待的戰略,意圖打造西藏名義上歸屬中國政府,卻事實獨立的狀況,從而實現「戰略緩衝」效果。為此,開國總理尼赫魯當年不僅與西藏地方政府(噶廈)建立外交聯繫,甚至援助軍事教官和軍火。即使1951年解放軍進入西藏後,印度仍未放棄干涉西藏內政,極力阻止北京管治西藏。1959年,周恩來在接見社會主義國家使團時指摘:「印度希望西藏長期保持落後狀態,成為中印之間的『緩衝國』。這是他們的主導思想,也是中印間的爭論中心。」

之後的40多年,印度仍為達賴喇嘛和西藏流亡政府提供庇護。儘管中國對西藏的實際統治打破了部分印度人對「緩衝國」的幻想,但印度輿論仍認為喜馬拉雅山的天險能成為兩國間的天然緩衝。1962年中印戰爭時,解放軍因補給不及而被迫撤退的歷史,更為這一理論提供根據。但隨着21世紀中國基建能力發展,喜馬拉雅山天險日漸失去作用。長期抱有「緩衝國思維」的印度,難免感到驚慌和恐懼。

早前,中俄印三國外長在印度會晤,氣氛融僑。(路透社)

    中國目標:西線無戰事

不過,當下的中印局勢頗有外緊內鬆之勢,中印兩國在邊境均保持警惕,卻不影響雙方對話。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南亞中亞所所長王德華認為:「中印雙方在堅守自身立場的同時,亦希望能擱置矛盾,並在其他領域推進雙邊合作。」印度智庫學者古魯斯瓦米(Mohan Guruswamy)對當前中印關係有類似判斷:「中印將長期處於競爭狀態,但並不意味兩國將成為敵人,雙方在競爭中也能尋求合作。」

從中國的角度出發,保持與印度的穩定關係才是最重要的目標。這基於兩點:一,與印度不同的是,中國未將印度視為對手,也沒有印度對中國的戰略焦慮。二,與印度相似,中國也面對多方向的戰略挑戰:朝鮮局勢至今仍處於危險期,中國在該問題上或許沒有足夠的主導力;隨着美國最新國家安全戰略的出台,對華圍堵政策亦有加強趨勢;日本對中國的威脅雖然沒有數十年前般嚴重,但依舊是很大的變數;兩岸統一對北京政府而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在戰略上較西線更為優先。因此,面對東線和東南線的諸多挑戰,中國更需要保障西線局面的穩定。

更何況,中國正力推與西線及東南亞國家的經濟整合,「一帶一路」的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更難以繞開印度。作為區域大國,印度對周邊的尼泊爾、斯里蘭卡、馬爾代夫等國均有強大影響力,在其「東進政策」配合下,更有深入東南亞之意。一旦中印關係陷入緊張,中國在該區的經濟戰略布局即使不被印度破壞,也會出現阻滯。

綜合上述原因,在可預見的未來,加強中印間合作、維持邊境的和平狀況,並循現有節奏加強在西藏的的戰略建設,應是中國下一階段在西線的目標。楊潔篪繼王毅後訪問印度,似乎印證着中印兩國關係正在回暖。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敬請讀者留意。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