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雪櫃紅光掃描細菌 瞬間捕捉食物致病黑手

撰文:李藹明
出版:更新:

在炎熱的天氣下,食物不但是人類的糧食,更是細菌的繁殖場。熟食、刺身、海鮮等,更位於食物之中高風險之列。放大一看,儲存不當的食物表面爬滿不斷蠕動的細菌,等待人類伸出雙筷一夾……聽來惡心,但全靠細菌會活動,才令它們無所遁形。

現時的雪櫃只能抑制細菌繁殖而非殺滅。(Getty images)

每逢夏日,食物中毒的新聞就屢見不鮮。截至今年5月,美國每5人就有1人曾遭遇食物中毒。食物中的致病原不但會令人上吐下瀉,甚至有可能造成腦膜炎、敗血病等嚴重徵狀,隨時致命。據世衞數字,全球每年每10人就有1人進食受污染食物,有42萬人更因而喪命,5歲以下的兒童更是食物中毒的高危群組,其中每年有12.5萬人因此而死。然而細菌不如霉菌,不少都無色無味,外表難以察覺。

走出實驗室 雪櫃掃描細菌

以現時常用的技術,要偵測食物上的細菌並非易事,例如細菌培植及聚合酶連鎖反應等,都是留在實驗室的技術,而且過程複雜昂貴亦費時,難以應用於日常生活之中。縱然部分食品公司有檢驗細菌的技術及制度,但消費者並不能自行檢驗,只能信任公司的結果,加上運送過程、處理、店面及倉庫儲存等,亦同樣會影響食物上細菌的數目,要為食物安全把關,有沒有更有效的辦法?

食物上的細菌是引致食物中毒的元兇之一。(美聯社)

一放進雪櫃,就能自動掃描病菌,這主意夠方便嗎?韓國高等科技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就以簡單技術突破盲點,以紅光掃描,數秒內就能完成偵測。研究人員向食物放射出持續的紅色激光,當紅光接觸到食物表面凹凸不平的組織,會形成不規則的反光,即激光散斑。

而病菌如沙門氏菌等,都帶有如毛髮般的鞭毛,並透過鞭毛的活動,讓細菌能在食物表面移動。由於病菌本身亦會反射激光,受病菌污染的食物,表面會有一堆不斷扭動的病菌,其移動會令散斑的形態產生變化。研究人員則透過觀察這種變化,從而偵測出微生物。而未受病菌感染的食物,其散斑則不會有變化。

截至今年5月,美國每5人就有1人曾遭遇食物中毒。

病菌一移動 發現光點變化

研究人員以雞胸肉實驗,以紅光照射後,不但可辨認哪一部分的肉受病菌感染,更可辨認污染到什麼程度。

技術所需設備相對簡單,除了發射激光的裝置外,僅需要一部可記錄數秒變化的鏡頭,再比對影像,從而判斷其中分別。研究人員所用鏡頭每秒可攝得30張影像,以規格而言並不算高,以iPhone 6為例,已可最高每秒攝得240格影像。

智能雪櫃日漸普及,除了溫度調控等功能外,韓國的研究人員正研究能自動掃描病菌的雪櫃。病菌與病毒的分別。(Getty images)

不動不察 病毒毒素「走漏眼」

換言之,此技術不但快捷方便,且成本相對低廉,最重要的是,此技術可遙距偵測食物細菌,而不需接觸到食物本身,甚至隔着透明膠袋亦可順利偵察到。技術可廣泛套用到食物生產線上,甚至一般家居雪櫃亦可使用。

然而技術仍然有所限制,不能分辨出污染食物的病菌屬何種類。如果污染物並不會改變激光散斑,則不能被影像比對發現,例如每年於美國殺死500萬人的諾如病毒(Norovirus),則不能在新技術下被發現。另外,技術雖然能偵測出細菌,卻不能發現病菌生出的致病毒素,此亦會成為危機之一。

雖然如此,但對貧困的發展中國家而言,他們既易受食物中毒威脅,亦難以接觸到微生物實驗室,因此新技術對他們而言別具意義。縱然新技術並不能百分百保障食品安全,但至少能堵截其中數種重要致病原,依然能令食物的衞生狀況大幅改善,大大減少食物中毒的機會。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