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70周年】有承諾就會一生一世嗎 共同防衛關係現裂縫

撰文:梁凱怡
出版:更新: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NATO)1949年4月4日正式成立,抗衡前蘇聯為首的東歐集團。公約的共同防衛機制,也是國與國之間堅定不移盟友關係的象徵。
只是70年過去,這班「戰友」卻逐漸貌合神離。只靠一紙之諾維持關係的合作夥伴、有承諾卻無感情的北約,還有心情慶祝「白金婚」嗎?

慶祝活動降低規格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周二至周四(2日至4日)前往美國華盛頓出席活動,慶祝北約成立70周年。北約成員國之間矛盾漸多,組織為免生事端,將慶祝活動降格至外長級。只是各國間的裂縫,卻非能就此輕輕帶過。

北約70周年:德國3月公布的預算,政府計劃在2020年撥出國內生產總值的1.37%作國防開支,甚至容許比例按年下降。(Getty Images)

內憂大於外患 德國拒增軍費

北約成員國之間的問題,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直向北約盟友施壓,要求增加軍費開支。

因應俄羅斯入侵克里米亞半島(Crimean peninsula),北約成員國同意在2024年前增加國防開支達國內生產總值的2%。德國早前卻明言僅能交出1.5%的開支目標。而在3月公布的預算中,政府計劃在2020年撥出國內生產總值的1.37%作國防開支,並容許比例按年下降,與目標有落差。

國防開支的爭議,乃是一道二選一的選擇題:順應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要求,或是花費更多於國內需要如退休金和教育。執政聯盟內的暗湧,也促使來自左翼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s)的財長肖爾茨(Olaf Scholz)推翻政府原本的計劃。

4月4日是北約70周年。特朗普對盟友大力施壓的策略雖然尚算奏效,但賠上與其他成員國的友好關係。2018年更上演史上最分裂峰會。(Getty Images)

美國高壓挾迫 賠上友好關係

特朗普上任後,一直批評北約成員國分擔軍費不公,美國花費的開支不合比例。他甚至曾質疑公約第五條所列明的共同防衛機制。

特朗普對盟友大力施壓的策略雖然奏效,但賠上與其他成員國的友好關係,加劇美歐的分裂情況。歐洲國家不願跟隨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堅持與俄國建設「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Nord Stream 2),拒絕排除華為參與5G網絡建設。種種的步伐不一致,也體現美歐迎來考驗的同盟關係。

北約70周年: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Tayyip Erdogan)一再重申堅持購置S-400系統,美國也只好宣布暫停向土耳其付運F-35戰機。(路透社)

懶理反對 土耳其購俄防導系統

說到北約的不協調,不得不提堅持向俄羅斯購置S-400地對空導彈系統的土耳其。美國和北約官員早已表明反對,一方面指S-400無法連繫聯盟的早期警報系統,另一方面擔心美國製F-35戰機的數據會因而落入俄羅斯手中。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Tayyip Erdogan)一再重申堅持購置S-400系統,美國也只好宣布暫停向土耳其付運F-35戰機。

多邊主義面對挑戰,北約亦不能獨善其身。土耳其、波蘭和匈牙利國內經歷對民主價值的考驗,英國脫歐帶來的不穩定亦令人懷疑英國會否堅持對北約的承諾。戰火豪情過後,北約能否長相廝守,便視乎成員國如何修補裂縫。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