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國民黨副秘張雅屏:國民黨終極目標不是統一

撰文:屈彥辰 楊騰凱
出版:更新:

國民黨在2020總統大選中慘敗,而其對於兩岸關係的論述則是關注的焦點之一。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前組織發展委員會主委張雅屏日前接受《多維新聞》採訪表示,國民黨該着重在談論中華民國憲法,「九二共識」的正當性建立在中華民國憲法之上,國民黨的終極目標也不是統一,國民黨該推行的是基於憲法之三民主義,所建立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共和國理念。

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前組織發展委員會主委張雅屏接受專訪,表示國民黨必須着重在談論中華民國憲法。 (多維新聞洪嘉徽攝)

多維新聞:您認為兩岸關係互動在2020大選後,會有新的變化?

張雅屏:「護憲保台」就是「以小制大」,但黨內曾經有類似論述的人都很慘,都會被貼標籤。中共是用人的角度跟台灣互動,依人的不同決定互動的態度,台灣不談人的那塊,中共要用什麼態度跟台灣互動,那是人家的事情,台灣沒辦法左右,重點是台灣怎麼去應對變局。

世界上有幾個案例是小國鄰近大國,不管雙邊互動是產生激烈摩擦、虛與委蛇或伺機而變,這類案例都很多,例如波蘭跟蘇聯、瑞士跟鄰國的關係。瑞士早期區域內還有德語區、法語區、意大利區,瑞士要是一直跟鄰國硬對抗的話,穩死的!目前只有一個跟周邊各國對抗成功的案例,就是以色列,但付出代價很大(全民皆兵),台灣要變成這樣嗎?這是代價問題,執政者要有責任告訴大眾,如果要跟鄰國對抗,要付出什麼代價。

江啟臣領導的國民黨,能不能重新找回民眾信心,又或是有新氣象的作為,張雅屏認為都還要觀察。 (多維新聞洪嘉徽攝)

多維新聞:您曾指出初選制度因人設事、結構能量破碎(流寇式的打法)是國民黨2020敗選的主因,這部份怎麼理解?

張雅屏:台灣選舉這麼多次,不管是國民黨或民進黨,沒有一場總統大選是可以由下而上打起來的,也就是從基層凝聚起來讓上面配合,這部分牽涉到台灣人的民族性是期待有領導者的。國民黨2020年的總統候選人產生方式是採用民調,民調基本上是要能提供「選擇」,但這次的民調不是用「選擇」,而是被拱上來的。人選被拱上來的過程,在國民黨沒有定見也沒有方向感的狀況下,就只能順應當時韓粉的意向。

事實上,國民黨一開始也沒有韓國瑜這個選項,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韓國瑜?黨裏面有人要負責,那人還裝得一副慎重考慮的樣子,甚至後來發現不是那麼可控後,又去拱另外一個選項出來。

黨內初選是整合、排除個別意見的過程,不要讓其他人扯後腿。很可惜這次國民黨的初選做法,產生的結果是讓有意見的人繼續扯後腿,因為國民黨本身給人理由繼續扯後腿,給人不服氣的理由,規矩沒有定下來。初選過程本身是凝聚共識的過程,初選的對象不應該是自由開花的方式產生,這是把自己搞死。

最後拱一個民粹型的人出來,根本操作不了選舉,沒有能量操作選舉外,還充滿瑕疵,把初選的功能跟用意都給毀壞,只是跑完形式流程。民調最能夠選擇出比較強的候選人,因為有相對客觀的數據,全國型民調本身不容易像地方黨部處理初選有操作空間,方法沒有錯,可是提供的選擇本身就是瑕疵,就很容易產生瑕疵的產品、瑕疵的結果。

再例如地方縣市首長還要考慮到自己要連任的問題,怎麼可能配合一起亂搞?負責輔選的主力一定是縣市政府,這次很明顯完全沒有整合各方派系,放給各自去打,地方擺明放生輔選。一方面是韓國瑜沒能力整合,競選總幹事也沒有完全幫韓國瑜整合,另一方面,黨部沒心力整合,黨中央如此,地方黨部更不會去做,這是破碎型的打法,讓候選人用流寇式的造勢。這反而讓對韓國瑜有信心的人更有信心,也把另一邊的票「嚇出來」,被韓國瑜倒逼出來至少200多萬票;韓國瑜越操作越極化,這次蔡英文的817萬票是被極化的結果。

中央也好,地方也好,延伸到現在的問題也一樣,國民黨負責打仗的人沒有策略性的概念,有太多的問題必須當下解決,而這些問題是過去造成的,包含意識形態,也是過去的不為所留下來的毛病。

中共倏忽拋出「九二共識等於一國兩制」主張,這種突然而來的重大政治宣言讓誰得利?(台灣總統府)

多維新聞:國民黨內部開始出現要拋棄九二共識,另拋新的兩岸論述主張。在國民黨智庫的改革報告中,因九二共識已跟一國兩制畫上等號,故視九二共識為票房毒藥。您怎麼看?

張雅屏:九二共識不是現在才出問題,2016年就出問題了,這也是為什麼洪秀柱接黨主席的時候,很急迫要推兩岸和平政綱論述的原因。選舉時,不會有人放棄自己的基本核心支持,去抱對方的支持者,民進黨在2008年、2012年敗選,蔡英文先做的也是先擁抱鐵桿支持者,所以才會有「暴力小英」的時稱。

國民黨明明有論述的系統,也有穩固的憲法內容支撐,國民黨做的卻不是擦亮招牌,而是想把招牌給換了,一中各表基本上是跟中共講的,不是對台灣人民講的。一中各表是在一中原則下台灣的表述,因為國民黨避而不談,讓國際認定的「一中」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也變成台灣社會都認為「一中」就是中共。

九二共識裏面其實沒有一中各表,九二共識裏面「真正的共識是一中原則跟終極統一」,在一中原則中,中共不表一中為何,台灣必須要說明一中為何,所以是台灣自己講,中共不講,這才是九二會談所得出的共識內容。

講中華民國憲法不就是標準的一中各表嗎?九二共識的結構是建構在中華民國憲法之上,九二共識之所以能夠成為工具,是因為它的模糊性,它的模糊性在台灣可以有正當性,是因為有中華民國憲法,九二共識是「語法工具」,用這種語法工具來做內部溝通,加上外部壓力,九二共識就會被扭曲。

九二共識有它一段邏輯的推演過程,問題在於,是國民黨沒有系統性的將九二共識表述出來?還是民進黨系統性的去脈絡化?還是中共也有在某些程度上的配合?這是一個三角關係。為什麼習近平突拋九二共識等於一國兩制主張?鎖定的對象是誰?任何一種重大的政治宣言都不是突然的。

張雅屏認為,馬英九任內沒有對三民主義進行任何加強的論述,無疑是自廢武功。(多維新聞洪嘉徽攝)

多維新聞:國民黨的兩岸論述能不能對外滿足中共、美國,對內與民進黨競爭,同時也說服台灣人民?

張雅屏:國際社會很現實,有實力才是重點,沒有讓誰滿意的問題,而是要讓對方「不開心但必須接受」,既然沒有這個力量,就要借力使力。藉由美國,讓中共不得不接受;藉由中共的意見,讓美國也不得不退一步,這才是中華民國政府該做的事情。

中華民國憲法是目前還符合國際現實的東西,也還是修憲之前、國內應該要的根本大法跟論述,國民黨的終極目標不是終極統一,國民黨該推行的是基於憲法之三民主義,所建立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共和國理念。

但是,這段時間對於中華民國憲法或是基於中華民國憲法所創造的民主制度論述是完全空白的,前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任內三年有談過憲法嗎?其所推行的政策都是為短期的效果,是為了選贏,是為了爭取主流民意,所謂的「主流民意」是民進黨的教科書所打造出來的結構,「變成國民黨必須削足適履」。馬英九任內,也沒有對黨信奉的三民主義論述去做加強,選輸了還要怪這些東西,這沒有道理!

國民黨從上到下,沒有一個聲音提醒國民黨現在是在野黨,得做在野黨該做的事情,而是很盲目的追求民眾聲音,可是那個民眾聲音是「真的」民眾的聲音?所謂民眾聲音都是可以「造」出來的,包含網絡上的言論,那麼這些聲音是真的嗎?國民黨有沒有方法去了解?仔細去看大數據的話,不難發現是有問題的,因為都是些風向球的文章,大部分人其實是沉默的。

(多维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