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史趣味串聯(一):整個哲學史都是柏拉圖的注腳?

撰文:黃家光
出版:更新:

在重理論輕實踐的西方哲學傳統中,本體論、形而上學和認識論可以說是哲學史真正的主流。起碼是現代哲學史書寫的一個主流。本體論和形而上學的概念似乎有交叉,有些時候,也被當做同義詞來使用。一般來講,形而上學的範圍更大一點,還包括宇宙論之類。

01哲學按: 繼「無睡意哲學」系列之後,又有作者在01哲學平台分享自己閱讀西方哲學史的方法。懷特海說整個西方哲學史都是柏拉圖的注腳,不如乾脆將西哲發展史看作一部漫長的家族系譜,由此串聯從古希臘至20世紀前後的脈絡。西方哲學史的趣味串聯將分四期連載,以饗讀者。

0. 引子

 

懷特海有一句膜拜柏拉圖的話,說整個西方哲學史都是柏拉圖的注腳。我們若將西方哲學史的發展視為一部漫長的家族系譜,柏拉圖確實算得上大家長。在此之前,這個家族還在到處漂泊;只有在柏拉圖之後,他們才終於定居;再往後,家族命運沈浮,出了很多震鑠古今的人物。有的繼承家風,溫柔敦厚;有的少年叛逆,捨我其誰。總之,或毀或譽,譜寫了一曲家族的悲喜劇。

 

要講這個家族的故事,並不容易。因為這個故事,每個人的講述都會不同——而我只講「我的西方哲學系譜」。這不是說,下述內容都是我原創的,而是說,「物皆著我之顏色」。首先,我會分梳幾個最基本的學科概念。接著,大致按時間梳理從古希臘到20世紀前的脈絡。最後,補充並涉及少許二十世紀的哲學線索。

1. 古典哲學與現代哲學

 

西方哲學史一般分為古典哲學和現代哲學,界限划在黑格爾。這種劃分有它的道理,黑格爾確實在很多意義上終結了古典哲學。在他之前和之後的哲學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面貌。比如,黑格爾之後談形而上學,再試圖建構一個體系哲學似乎是一件愚蠢的事。但問題沒這麼簡單,現在哲學家們似乎也不全都排斥形而上學建構。比如P.斯特勞遜1959年出版的《個體》,被看作是形而上學復興的一個重要標誌(有時候追述到更早期的哲學家奎因的一些論文),他討論概念結構的最一般特徵,並稱之為描述的形而上學,區別於傳統的修正的形而上學。

 

但我覺得,這個劃分更多是一種學科上的劃分,雖有道理的,但不必太過當真。我們現在仍然大量談論前黑格爾時期的哲學家,比如在政治哲學上,還談霍布斯、洛克、盧梭;認識論上,還不斷回到休謨、康德。康德是個重要人物,不僅認識論上,而且美學、道德哲學、倫理學上,都要不斷回到康德——或者可以說,我們必須從那裡開始。所以也有人說,現代哲學實際上始於康德。文德爾班就將哲學區分為康德之前和康德之後。我們不是在談哲學史的時候談到這些人,而是面對哲學問題的時候談到這些人,把他們當作我們同時代的哲學家一樣。

2. 哲學「家譜」寫作的三種策略

 

這裡我大致借用華東師範大學郁振華教授對哲學史寫作的區分方法,然後做一些發揮。我們都知道寫哲學史有很多方式,比如,按照年代順序,不強調其脈絡——在黑格爾之前,十七、十八世紀歐洲的哲學史就是這樣。我們可以稱之為史料性的哲學史。

 

黑格爾的《哲學史講演錄》是一個轉變,開創了哲學史寫作的一個範式,哲學史成了一個內在脈絡的整體,我們要揭示它內在發展的邏輯線索,這個邏輯線索和現實歷史基本上是同構的,但也會有一定的出入。所以有人指責黑格爾對哲學史強行肢解,削足適履。事實上,此後的哲學史大致是按照黑格爾的方法所寫。總的來說,都會為自己的哲學史畫一個邏輯線索,圍繞著一些基本問題展開敘事。羅素的哲學史也是,他相信哲學史向著自己的邏輯實證主義發展,他的《西方哲學史》最後一章叫「邏輯分析哲學」,在總結的時候,他說「哲學在其全部歷史中,一直是由兩個不調和地混雜在一起的部分構成的:一方面是關於世界本性的理論,另一方面是關於最佳生活方式的倫理學或政治哲學」。

 

還有一種哲學史,其實是問題史。郁振華舉的例子是羅蒂的《哲學和自然之鏡》。羅蒂以現代認識論的問題意識出發,梳理了從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一直到笛卡兒、洛克、康德等人的相關思想,主要是笛卡兒-洛克-康德路線的鏡式哲學,認為當代語言哲學不過是以語言取代經驗、觀念,沒有超出鏡式哲學的框架,試圖用詮釋學取代認識論。這也是一種哲學史寫作,但問題史寫作太過專業且偏狹。所以如果不是專門做此類研究或很有興趣,第二種脈絡性強的哲學史其實是更有效的入門參考。

 

3.哲學史與哲學

 

如何哲學入門?傳統上,我們似乎比較贊同學習哲學史,甚至直接去讀原著。也有人不認可這種觀點。比如,復旦大學徐英瑾教授寫過幾篇文章,批評國內哲學系的哲學史和原著閱讀教學的這種傾向,認為初學者要學習的是哲學論理而不是哲學史和原著。他認為,去看柏拉圖的一篇對話,看得雲里霧裡,不如看一篇分析哲學的論文,學習清晰的論證和說理;就算是學習柏拉圖,也還不如看一個經過重構的關於對話里問題的論證,這是比直接看原著更有效的方式。相反,黑格爾則將哲學看作是哲學史的綜合,哲學史是哲學的展開。這是兩種對待哲學和哲學史的態度。

 

羅蒂說,區分一個哲學家是大陸哲學家還是分析哲學家,只需要看他的書架就可以了。書架上都是近五年來的雜誌的一定是分析哲學家;是歷代經典哲學家著作的,就是大陸哲學家。當然,這是一種漫畫式的刻畫。事實上,很多哲學家很難定位是分析哲學家還是大陸哲學家,比如查爾斯•泰勒,比如理查德•伯恩斯坦。對於初學者而言,直接看原著是有難度的,結合原著來看一些好的二手研究文獻,是不是比較好?畢竟看論證無法替代哲學原著的閱讀——起碼施特勞斯學派不會同意。而且,哲學也不僅是論理,風格本身的接受,也是一種學習。

4哲學史的主流

 

在此,我主要描述二十世紀之前的哲學譜系,兼及二十世紀。我們所說的西方哲學史,基本上是歐美哲學史,這先是歐洲哲學史,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才獲得一席之地。出於習慣,我們還是使用西方哲學史這個名詞。在我看來,西方哲學史的主流一方面是本體論、形而上學、認識論,一方面是政治哲學、倫理學;一個偏純理論,一個偏應用、實踐。

 

在重理論輕實踐的西方哲學傳統中,本體論、形而上學和認識論可以說是哲學史真正的主流。起碼是現代哲學史書寫的一個主流。本體論和形而上學的概念似乎有交叉,有些時候,也被當做同義詞來使用。一般來講,形而上學的範圍更大一點,還包括宇宙論之類。

 

按照余宣孟在《本體論研究》里的定義,本體論是指「運用以『是being』為核心的範疇、邏輯地構造出來的哲學原理系統」;宇宙論則研究世界的基質,與經驗相關。但在希臘文里,基質也有原理的意思。就像在赫拉克利特那裡,火(或說邏各斯)既是世界的基質也是世界運行的原則,所以嚴格區分似乎也很困難。在現代哲學中,奎因等人界定本體論為「何物存在(what is there?)」,強調對一般的事物存在及其特徵的研究,也似乎不是純粹邏輯上的關於「是being」與關於「存在existence」的區分。所以我在這裡也不嚴格區分形而上學和本體論。

 

從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爾,「存在」或「是」的問題一直是哲學的核心問題。但在一般的哲學史上,我們還是區分了本體論階段和認識論階段。這條線大致划在笛卡兒那裡。也就是說,在笛卡兒之前,我們可以直接談論存在、是的問題;在笛卡兒之後,我們要先考察我們的認識能力。我們有沒有能力認識存在、本質?這就是認識論轉向。認識論轉向產生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比如,從外在的方面講,科學的發展要求哲學做出反應,考察人的認識能力,為科學的確定性奠定基礎;從內在的角度講,自柏拉圖以來,我們已從各個角度考察了本體論,但似乎各說各話,沒有得出一個可靠的、大家都同意的結論,這就逼得思考者不得不想想是不是自己認識能力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