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邊界對峙|困擾印度的究竟是什麼?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為什麼印度野心滿滿,卻一事無成?為什麼印度倍受挫折,卻毫無長進?為什麼印度吹噓歷史,卻視野狹窄?印度學者Ganesh Prasad指出,這是因為印度對自身文明身份的無知,導致其醉心於對內製造紛爭、對外聯美遏華,並因此錯過文明偉大復興的機遇。

印度正在荒野中毫無方向的漫遊

從外部觀察印度的人,往往難以理解這個國家當前所處的方位和未來前進的方向——他們在印度身上既找不到一個自信國家應有的方向感和使命感,也看不到不斷上升的國家財富和綜合國力。

印度潛能尚未開發,經濟發展仍受束縛,人口紅利有待發掘,社會仍因為貧困和不平等而四分五裂,在大多數發展指數的全球排名上糟糕透頂,與鄰國爭端長期懸而未決,而老盟友疏離遠去,但新盟友又難以取悦,周邊和全球影響力又遭遇系列挫折。

這些不利因素導致的結果就是,印度這艘航船在地緣戰略的大海不斷顛簸,似乎永遠無法成為社會進步和諧、經濟繁榮發展、外交影響深遠的世界強國和國際楷模。

印度給人的印象既有新興經濟體的蓬勃又發展中國家的貧窮落後。圖為疫情期間印度民眾排隊測核酸。(AP)

Ganesh Prasad認為,印度不斷讓人失望的根本原因在於,印度人不了解歷史。印度不僅是一個國家,而且是一種文明,然而今天的印度人卻無法用宏觀文明敍事來指引方向。文明敍事是一種大而化之的歷史觀,即把事件置於自洽的時空背景內,並講述一個有意義的故事。不幸的是,到目前為止,印度人似乎只了解兩種歷史。

一種是學校教科書中的歷史。這種歷史提供了相對中立的事件編年史和人物傳記,但未提供宏觀背景以解釋這些事件如何塑造印度人,以及這對印度未來意味着什麼。這種歷史提供了一系列事實,確實具有學術性,但卻難以指導實踐,不禁讓人疑惑:「知道了又怎麼樣呢?」

另一種是對歷史的簡單化模式化解釋的意識形態敍事,例如共產主義學說和印度教民族主義等。這種敍事往往採取單一視角——例如,階級鬥爭或宗教身份之爭——而忽略其他敍事角度,其唯一目的在於實現特定政治目標。實際上,它的根本目的是通過鼓勵思想極化以推動社會動員。這種敍事當然具有號召力,但同時也有很強的反噬性。在追求政治權力的過程中,人為製造的敵人和內部分裂會撕裂社會。毫無疑問,意識形態敍事與有助社會團結、社會賦能的文明敍事形成了鮮明對照。

當前印度亟需的文明敍事應以事實為基礎,廣泛包容多學科的知識事實,如地理、遺傳學、社會經濟學、心理學、科學技術等,致力於全方位展現多種因素如何影響印度人的發展演變,構建他們的價值觀,賦予他們獨特優勢和力量,並解釋歷史帶來的各種機會和限制將如何影響他們的未來命運。

憑藉對文明敍事的共同理解,印度領導人和廣大民眾將知道如何解讀周圍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以及印度要做些什麼才能增進自身利益。然而,可悲的是,世界上還有六分之一的人仍不知道他們是誰,以及他們在世界上的地位。

一個社會實驗就能說明為什麼印度缺乏文明敍事

任何人都能開展和驗證這個實驗。

➤第一步:隨便找一個自稱精通時事的印度人,問他們「當今哪個或哪些國家對印度威脅最大?」答案要麼是中國,要麼是巴基斯坦,或者兩國結合。

➤第二步:問他們,「誰應該對印度文明的衰落負責?」他們的答案一般是穆斯林入侵者,其次就是英印殖民帝國,而影響較弱的第三大原因則是西方化/全球化等當前趨勢。

➤第三步:問他們,「西方是印度的朋友還是敵人?」儘管不是所有人都熱愛西方,但由於中國是印度和西方的共同威脅,他們往往認為與西方結盟不可避免。「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可以概括這種觀點。

➤第四步:問他們,「怎麼看外部勢力對印度採取的『分而治之』策略?」他們可能會舉出歷史上賈伊金德(Jaichand)和米爾·賈法爾(Mir Jafar)的例子,但如果把各種陰謀論排除在外,他們卻很難舉出哪怕一個涉及當代印度的例子。

中印兩軍在邊界常態化對峙,圖為2020年6月中印兩軍在邊界加勒萬河谷地區爆發數十年來最嚴重衝突。(微博@衝鋒號角)

這種典型答案暴露出印度人對文明歷史一無所知。我為什麼要這麼說?我們稍後再深入探討這一點,但現在我們看看印度人對中國的態度。

印度和中國都擁有古老文明,在歷史上共存千年。在1962年戰爭前的這數千年中,這兩個文明間是否曾發生任何過一場有歷史記錄的衝突?而1962年衝突又是因何而起?不是歷史仇恨,也不是根本利益的衝突,更不是資源競爭,而只是劃定邊界的分歧。當前仍然具有爭議的這塊土地並不肥沃,既不適居,也沒有特別豐富的資源,只是荒涼的山區。此外,爭議領土面積在兩國土地總面積只佔微不足道的部分。

不言而喻的是,從歷史和地理的宏大視角看,兩個富有古老智慧的文明古國不應讓一場近期關於一小塊乾旱土地的爭端連累雙邊關係。然而,今天大多數印度人卻認為中國是一個危險的敵人,對印度滿懷敵意。僅僅由於這場關於幾千平方公里荒蕪地帶的爭端,中印兩國幾千年和平共處的傳統,突然被難以消弭的猜疑和敵意所取代。

這種情況是不是讓人感到非常荒謬?這就像兩個60多歲的表兄弟,平常關係友好但並不親密,卻因為一支鉛筆而產生的小誤會,在短短一周內就突然疏遠對方,並還確信彼此都不值得交往,且人品堪憂!

關於中國的案例其實只是印度人缺乏文明視角解讀歷史的眾多例子之一。這也正是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情況最後落得一發不可收拾的原因。 文明敍事將如何幫助印度避免走向希臘式悲劇?印度人對上面這些問題還能給出什麼其他答案。

(本文編譯自2022年1月13日的Medium文章,原標題為《INDIANS DON'T UNDERSTAND HISTORY Or, How India Can Reclaim Its Civilisational Destiny》,作者為Ganesh C Pras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