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長城尋獲疑似侵華日兵骸骨 專家指有助研究南口戰役

撰文:江川
出版:更新:

研究抗戰歷史的民間學者楊國慶近期多次探訪北京黃樓院長城,並在長城周邊發現大量疑似侵華日軍的遺骨及遺物,相信他們是在侵華時間於南口戰役中死亡的日本士兵。
楊國慶認為,中國當局一直對長城進行修繕,擔心破壞抗戰遺存,所以能找到更多的戰爭遺物,對研究南口戰役具有非常高的價值。

楊國慶在黃樓院山腳發現兩枚相信是侵華日兵的頭骨。(北京青年報)

3月10日,楊國慶來到黃樓院山腳下踏勘,在金屬探測器協助下,他從泥土中找出人骨數十枚,以及挨着人骨的日軍身份牌。兩天之後,他又在原地找到第二枚日軍身份牌。5月7日,楊國慶帶同記者再次來到同一地點,他並在約30厘米深的位置,隱約發現一枚帶牙齒的下頜骨殘片,在頭骨旁的幾個大塊毛石,楊國慶又陸續清理出多枚腿骨、臂骨、肋骨、肩胛骨、指骨、脊椎骨等。

同日下午4時,在距離第一顆頭骨30厘米處,楊國慶發現了第二顆頭骨,相比第一顆頭骨體量稍大、顴骨略寬,頭頂中央有一個窟窿,相信是死者的致命傷。經過統計,楊國慶在兩個月內搜集到的人骨總重12公斤。但他認為,這僅僅是黃樓院戰爭遺存的冰山一角。

楊國慶找到的鋼盔,左前方有兩個小孔,估計是被兩顆子彈打穿。(北京青年報)

楊國慶3月發現的兩枚長圓形金屬身份牌,鐵牌一面陰刻豎行字,分別為「四一中二番七三」、「步四一中二番九」,字口不深。楊國慶介紹,這兩塊鐵牌相當於日本兵的身份證。1937年,在南口戰役中與中國軍隊交戰的是日本陸軍第五師團,師團長板垣征四郎,因此,這兩塊身份牌應出自「板垣師團」。

另外楊國慶找到的鋼盔,頂端有4個微小的氣孔,與日軍鋼盔特征相符。同時楊國慶在遺骨旁發現一個金屬小鐵盒,內裝一枚印章,在白紙上印出了陽刻的「荒木」二字。這是楊國慶考察抗戰遺址十多年,首次發現日本印章。

楊國慶認為,在黃樓院一帶發現遺骨,死者是軍人的概率非常高。同時發現的身份牌、鋼盔、印章、硬幣都出自日本,因此判定死者極有可能是日本士兵。

北京長峪城抗戰文化廣場,立有紀念碑及抗日英雄的雕塑,紀念南口戰役抗日英魂。(網上圖片)

楊國慶認為一直在對長城進行修繕,擔心黃樓院長城一旦成為工地,很多抗戰遺存可能會被掩藏乃至破壞,所以會將發現運回南口抗戰紀念館收存。同時,這些遺骨以及文字性的遺物,對於研究南口戰役具有非常高的實物價值。

1937年7月7日日本展開全面侵華,國民黨軍隊為阻擊日軍向山西進發,在門頭溝、昌平、延慶及河北懷來、赤城、涿鹿等地布防,史稱南口戰役。據《中國陸軍第三方面軍抗戰紀實》等史料記載,作為南口戰役的戰區之一,黃樓院一戰發生於1937年8月17日至26日,其中19日至22日最為慘烈,僅8月19日一天中國軍隊傷亡多達1240人。

(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