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熱話】頻頻夜尿豈只是心臟衰竭?

撰文:客戶來稿
出版:更新:

心臟病患者不時會出現尿頻和夜尿的情況,跟膀胱過度活躍症相似(1)。心臟科專科劉駿良醫生表示有國際研究指出,約3成心臟衰竭患者曾經歷中等或嚴重的膀胱過度活躍症症狀,另約4成心臟衰竭患者則經歷過中等或嚴重的下泌尿道症状(1,2),如不及早對症下藥,對心臟病的藥物依從性和心理上均有嚴重的影響。

同時患有心臟病和膀胱過度活躍症的個案,非常普遍。例如一項國際研究顯示,達57%的心臟衰竭患者有膀胱過度活躍症的情況(3)。雖然心臟衰竭和膀胱過度活躍症都會引致尿頻和夜尿,但仍可分別確診出兩者,從而為患者提供適切的治療。劉駿良醫生表示,心臟衰竭患者之所以有尿頻夜尿,源於身體有積水(1)。在日間,體內水分太多積聚於腳部,形成腳腫,由於身體水分比原有的多,便會引致尿頻;到了晚間,腳部的積水會回流入運行中的血液,於是便會出現夜尿頻密的情況(1)。至於膀胱過度活躍症,患者由於膀胱過分敏感或膀胱肌肉有不正常的收縮,以至產生突如其來的尿意,繼而引發尿頻、夜尿及尿失禁的情況(4)。

心臟科專科劉駿良醫生指出:「約3成心臟衰竭患者曾經歷中等或嚴重的膀胱過度活躍症症狀。」

確診膀胱過度活躍症  可對症下藥

當排除因心臟衰竭引致積水而導致尿頻和夜尿的情況之後,要確定心臟病(包括心臟衰竭和冠心病)患者是否患上膀胱過度活躍症時,劉醫生表示一般會有三項提問,包括 : 第一,小便的頻密程度;第二,是否每當出現尿意就立刻需要如廁;第三,是否有小便失禁的情況。此外也會利用國際計分指數,例如膀胱過度活躍症症狀評分表(OABSS)幫助評估患者的病況。

心臟衰竭患者之所以有尿頻夜尿,源於身體有積水,腳腫便是徵狀之一。

劉醫生指出,心臟病和膀胱過度活躍症彼此有著相互影響的關係(1)。好像患上膀胱過度活躍症的人,本身已因不想外出而活動量比常人少,體力早已欠佳,奈何夜尿嚴重影響睡眠質素,更令他們休息不足,以致日間的壓力賀爾蒙上升,影響心跳和血壓(5)。若加上本身有心臟病,更會增加相關併發症風險(1)。又例如冠心病患者需要服用舒張血管藥和減慢心跳藥,這些藥物可能會令人感到頭暈(6),若加上患有膀胱過度活躍症,導致因夜尿而常常下床如廁,也容易增加跌倒的風險(7)。

因此,針對兼有以上兩種病的患者,治療上更要多加留意患者的憂慮。劉醫生表示,不少心臟衰竭患者因為擔心多夜尿,而在下午停服處方去水丸。所以醫生必需向其解釋此藥是用於減少積水症狀,如確診夜尿是由膀胱過度活躍症引起,可加入相關藥物以控制病情,毋須擅自停服處方去水丸,增加風險。

心臟病和膀胱過度活躍症彼此有著相互影響的關係。

新型藥物 病人認受性高

現時治療膀胱過度活躍症的藥物,包括傳統的「抗乙醯膽鹼劑」,以及新型的「β3-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傳統藥物主要壓抑膀胱肌肉收縮的功能,不少使用者常有便秘、口乾、視力模糊等副作用。新型藥物則有效放鬆膀胱肌肉及提升儲尿功能(8,9),以紓緩及改善尿頻和夜尿的情況(8),大大減少了傳統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且安全性高(10),尤其對男士而言更不易造成急性尿瀦留(8), 因此患者普遍較易接受。

劉醫生分享了一個病例 : 六十多歲的黃女仕,患有先天性心肌肥厚,一年前做了「通波仔」手術。由於黃婆婆術後常出現早搏(即心律過早搏動),於是處方了控制早搏及血壓的藥物給她。雖然早搏情況有好轉,卻每晚夜尿多至4至5次而導致失眠,加上尿頻也令她害怕外出,情緒更見低落。其後接受「β3-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如「米拉貝隆」的治療約一個多月後,夜尿次數減至每晚兩次,大大改善了生活質素及身心健康。

(以上資料由劉駿良醫生提供)

「樂齡泌笈」網站設一分鐘快速測試

「樂齡泌笈」是由惠澤長者基金所發起的公眾教育活動,希望透過不同平台和活動,分享下泌尿道問題如尿頻、夜尿等的最新資訊,讓長者、家人及照顧者,携手正視尿頻、夜尿等泌尿疾患問題,以改善因諱疾忌醫而延誤診治的情況,令高危一族盡早求醫,好好控制病情,重拾自信和生活樂趣。

「樂齡泌笈」設有網站提供一分鐘快速膀胱過度活躍症測試,讓您進行簡單的自我評估,詳情可查閱:http://www.happyageingsecrets.org/oabss/

(資料由客戶提供)

資料內源:

(1)Son YJ and Kwon BE. Int Neurourol J. 2018;22:77-82.
(2)Chiu AF, et al. Urology. 2012;79:260-265.
(3)Palmer MH, Hardin SR, Behrend C, et al. J Urol. 2009;182:196-202.
(4)Leron E, et al. Curr Urol. 2018;11:117-125.
(5) Smith AL, Hantsoo L, Malykhina AP, et al. Int Urogynecol J. 2016;27:1383-1391.
(6)Armario P, et al. Drug Saf. 1994;11:80-85.
(7)Jayadevappa R, Chhatre S, Newman DK, et al. Neurourol Urodyn. 2018;37:2688-2694.
(8)Chapple CR, et al. Neurourol Urodyn. 2014;33:17-30.
(9)Matsukawa Y, Takai S, Funahashi Y, et al. Urology. 2015;85:786-790.
(10)White WB, Siddiqui E, Tat T, et al. J Am Soc Hypertens. 2018;12:768-778.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