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御結】激活日本農業 早稻田畢業生來港賣飯糰 用米連繫兩地

撰文:何敬熹
出版:更新:

日本人一般給外界的感覺是較保守,不少人的夢想是加入大公司,過穩定的生活。但有那麼一位年輕人,19歲便開始創業,26歲更隻身來港,在不懂廣東話,英語不特別流利的情況下,由零開始學賣「御結」(飯糰)。
越洋挑戰一個自己不熟悉的行業,對大部份創業者來說都是「不可能的任務」,但華御結竟取得了成功,現時全港有56間分店,未來希望擴展到200間,每周開一分店!
華御結的成功故事,可以由一個大企業家對青年人的回信開始說起……

華御結現時已有逾50間分店,計劃向200間的目標邁進。(洪嘉徽攝)

華御結創辦人西田宗生記得,自己很早已經萌生創業的念頭。「我十多歲時已經思考緊人生要做咩,我覺得,如果可以貢獻到社會,自己便能幸福。於是於讀書期間,便開始創業。」為找到未來的方向,他「膽粗粗」寫信寄給了400個日理萬機的日本知名企業家,跟他們說,自己意識到日本社會存在種種問題,想透過創業改善社會,希望這些企業家可以跟他分享寶貴的經驗和建議。

出人意表地,有40個企業家都回了信,有一部份人更成為了他的導師,到現在一直都在幫助他。「當中有一個人,建議我去改善日本的農業。我聽從了,於是20至25歲期間就不斷去跟日本各地的農夫接觸。」

西田宗生(左)廿歲出頭時,便跑去日本各地跟農夫交流,了解他們身處的困境。(資料圖片)

日本米業受夾擊  設法重振

這個畢業自日本名校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部的高材生憶述,自己沒有到父親的公司工作,慢慢汲取經驗,而是在創業中學習,除了不斷接觸農夫外,也有去「洗樓」,逐間公司拍門,介紹自己賣農產品的公司,有甚麼產品等。「我最初真的是甚麼都不知道,連甚麼是invoice(發票),都是客人教我的。」西田表示。

在這過程中,他更明白日本米農的問題。原來,日本農業正受供求兩大壓力夾擊,一方面農夫老化,愈來愈少年輕人加入這行業。另一方面,日本年輕人飲食愈來愈多元化,也令白米需求減少,進一步打擊米農生計。要重振日本農業,海外市場是一個出路。於是25歲當年,西田便來了香港視察,因為當時知道日本輸出米最多的地方正是香港。

由「賣米」變成「賣御結」,西田指一切都是巧合。(歐嘉樂攝)

來港考察 發現新商機

他形容,最初只是想將日本米賣來香港,於是去了不同超級市場買日本米做對比。「當時我發現有很多很舊的米,溫度管理又無做好。之後去香港朋友家食飯時,看到他煮日本米的方法和日本人煮日本米是完全不一樣的,即是香港人就算買一些好貴的日本米,都未必可以煮到好好食的日本飯出來,所以就有了一個想法,與其將日本米當農產品咁賣,不如直接生產御結(即飯糰)給香港人,當時是2010年。」

誰料這個想法,卻造就了華御結今天的成功。華御結現時約有56間分店,今年預定用米量約1,000噸,約為去年日本米總出口量的十二分之一,預計到華御結擴張至有200分店,全年用米量會增至一年4,500噸,即約為去年日本米總出口量(12,000噸)的三分之一,認真驚人,也很好地實踐了扶助日本米農的「初心」。

西田估計,開了200間分店後,華御結全年用米量會增至一年4,500噸。(歐嘉樂攝)

每粒米飯內都是生命

「日本人對米是很重視的,小時侯就算只是食剩一粒米,都會比媽媽鬧,因為每一粒米飯內都是生命。」西田表示,他們為了讓員工知道每粒米飯都得來不易,特地花了長達一年時間跟日本政府申請協調,才可以引入日本最頂級的米的種子來香港、於華御結辦公室種植。為推廣御結,他們早前也殺入「學界」,早前去了天水圍一間中學,有日本師傅跟學生一起做御結、分享御結背後的故事,一方面是希望他們成為華御結的「粉絲」, 二來也希望他們更了解日本御結文化。

不少華御結「粉絲」或會發現,很多時去到傍晚華御結的款式數量就會大減。西田表示,這也是為了保持產品新鮮,又不想製造大量剩食,所以華御結嚴限各店舖的發貨的數量。他補充,御結銷量會因天氣等因素變化,現時正嘗試新的做法,希望可以更好地估算御結銷量,以平衡客戶的需求和減少浪費。

他指,認為香港不少人也有社會意識,若有更多人創業,創業成功了或者再擴張,都會同時改善到社會本身。「新員工入來時,我一定會同新員工講,重要的是三樣東西,第一樣是賣,一樣是買,一樣是『社會』(關心社會)。這是日本一直以來都有的想法,如果香港社會也有更多人有這種想法就好了。」

↓↓↓ 即睇:御結銷量排行TOP 5+華御結工場絕密曝光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