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嶼」不可行? 建築師呂慶耀:應向「香港2.0」方向研究

撰文:許世豪
出版:更新:

政府提出的「明日大嶼願景」,未開始研究,已經惹來不少人的批評,說計劃是「唔環保」、「大白象」工程。不過建築師呂慶耀就希望,社會大眾摒棄過去的刻板的印象,以全新的科技,研究及迎接「香港2.0」的到來:「腳向前行,但頭向後望,咁會揢親啦!可唔可以大家都向前望、向前行呢?」

香港是國際公認的金融中心之一,惟市民仍需要面對「租金貴」、「樓價高」、「居住環境擠迫」等現實問題。(資料圖片)

說起香港居住環境,對於一眾「生於斯、長於斯」的香港人,腦海中第一時間浮現的一定是「租金貴」、「樓價高」、「居住環境擠迫」等現實。

為增加土地及住宅供應,政府出盡法寶,如進行全港進行「土地大辯論」、興建「插針樓」、「調整公私營房屋比例」等,甚至在「大辯論」未有正式的報告前,就率先提出「明日大嶼願景」,估算要至少耗資逾5,000億元,隨即惹來坊間批評,認為又是一個「大白象」工程。

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副主席呂慶耀,接受《香港01》專訪時稱,自己仍未有「做」與「不做」的結論,但就反問社會,是否連研究都不可行呢?「我會向好嗰邊諗,睇咗機遇先,唔好咁快結論做定唔做。」

政府提出「明日大嶼願景」計劃,冀長遠可增加土地供應。(資料圖片)

計劃應視作「香港2.0」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明日大嶼」會是通往世界和粵港澳大灣區的「雙門戶」,政府的預計中,填海面積達1,700公頃,可供70萬至110萬人口居住;除增加房屋供應外,亦會發展新核心商業區。據資料顯示,新商業區將提供約400萬平方米商業用途的樓面總面積,料可創造20萬個高端高增值就業職位。

「明日大嶼」或許將成本港的第3個商業核心區(CBD3),呂慶耀卻認為,規劃「係需要花錢去研究」。他解釋,社會應將目光放遠一點,將該區當作「香港2.0」,「可唔可以有新嘅規範、新嘅法例、新嘅框架畀佢去試;可唔可以有更大嘅、唔一定『廢轉能』,可以試下用海洋去產能(潮汐發電);有好多新嘅東西去做;可唔可以『明日大嶼』係『明日香港』?」

呂慶耀構想中的「香港2.0」,是一個融合了科技與環保概念的「新世代生活」:在這個「香港2.0」,或許是容許無人駕駛汽車在區內行走,有人駕駛的就規定要使用電能去推動,「當你全部都係用電嘅無人駕駛汽車,你唔洗停車場,條路都唔同咗,油站又唔洗,咁呢啲土地資源拎嚟做咩呢?完全係新思維,但我地無傾過。」

「填海等同不環保」觀念過時

過去半年示威衝突不斷,議會抗爭持續,政府就「明日大嶼」人工島的研究撥款,要通過立法會財委會審批似乎是遙遙無期,因此目前未有更多規劃詳情。呂慶耀希望,當局可以放棄舊有的發展框架,以新思維去建設,「我覺得依家都係用最安全,拎一啲舊嘢出嚟,無人鬧就跟住去做,大家都唔係一心去問:香港可以點?好多時你要問岩問題先有岩答案,中國人講『學、問』,但我哋唔識問問題,問嘅問題都係錯。」

「填海不環保,為什麼仍要用這種方法」、「所需公帑太多、規劃太久,係咪足以應付社會需要?」這兩條問題,是社會不斷問政府的,對呂慶耀而言又是否「問岩問題呢?」

他說,填海會對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的觀念已經過時,「填海唔環保?如果用20、30年前方法去做,我都覺得有問題。」翻查資料,現時的確有一些新的技術,如「深層水泥拌合法」,聲稱比傳統需要挖走海床淤泥的「疏浚式填海」,不會影響附近水質,減少對海洋生態的影響。

呂慶耀認為,社會去決定是否實行「明日大嶼」計劃前,至少先進行研究。(羅君豪攝)

至於「所需公帑太多」的問題,呂慶耀坦言,若果以「香港2.0」方向去研究「一定會貴」,「唔係錢嘅問題,係多少價值嘅問題,iPhone夠貴大家都買,係因為值。只係講價錢無意思,係講user experience(用家體驗)、有咩新衝擊、新機遇。」他認為,在研究的過程中,就算部分概念不可以在「明日大嶼」中套用,亦有可以在其他地區使用,有助促進社會的進步。

反對與支持「明日大嶼」的各執一詞,呂慶耀笑言,現時社會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大家一直向前走,同時卻不斷回望過去,「我覺得好有趣,(社會)腳向前行,但頭向後望,咁會揢親啦!可唔可以大家都向前向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