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客家武術如何應用於舞麒麟?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圖片來源:http://publish.commercialpress.com.hk/b5_book_detail.php?id=7763

客家族是香港族群的重要組成群體之一,不少傳統農村現在仍保留不少客家文化遺產。由趙式慶主編、劉繼堯和袁展聰撰寫《武舞民間:香港客家麒麟研究》,獲中華國術總會和客家功夫文化研究會支持研究,探索香港客家舞麒麟習俗與客家族群認同關係,並探討這項傳統如何在都市化的今天繼續在香港社會傳承下去。

從歷史研究開始
 

學者羅香林是第一代研究客家文化學者。(互動百科)

自上世紀初羅香林先生(圖)蓽路藍縷,開創客家研究,客家研究是嶺南文化研究其中一門重要顯學。羅香林先生當年從嘉應話及民族遷徒等途徑研究客家族群的起源,後人則從不同的文化習俗來作切入點研究傳統習俗如何相輔相成,鞏固客家族群認同,這次舞麒麟研究即是後者其中一例。

本書在序言中有趣地指出,即指出在廣東傳統客家人故鄉如興寧和梅州縣,當地只有舞獅卻沒有舞麒麟,反而2014年香港西貢坑口舞麒麟習俗卻入選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然則香港如何承傳了舞麒麟這個習俗,於是本書第一章便是要探討客家舞麒慶的源流。接著各章,分別從武術、信仰、製作、承傳和保育等角度來研究這課題。

然而,這本書的研究主旨,是點出傳統舞麒麟習俗與客家武術關係,客家族群如何透過空間的配置,使武術和舞麒麟互通,從而鞏固其族群認同。本書重點有別於早年客家研究書籍,不在深究最具爭議性的客家族群來源「是否建構」問題,而以舞麒麟在清乾隆時期於惠州出現為研究起點,研究之後武和舞「如何建構文化認同」。由於客家是族群性強群體,只聘請客家拳師作舞麒麟活動,而拳師在客家各村間游走授拳演舞,亦是舞麒麟成為客家各村間的連繫線。

吞吐浮沉、虛領頂勁、含胸拔背

作為《武備志》的介紹讀物,當然關注書中有關武術研究部分。書中指出客家族群一如晚清很多生活南方的族群,面對資源缺少,治安不靖,因此要自組團練,維持地方秩序,民間因而有習武需要,而另一方面習武增強體力和動作感受,又有助舞麒麟動作,兩者互為影響而共生。
 

在深圳的客家舞麒麟。(視覺中國)

作者指出南方武術,尤其東江一系,如白眉周家螳螂龍形拳等,均有動作講求「吞吐浮沉」,即講究一種短時間的爆發力,這種爆發力是有助舞麒麟時做出戮、吞和吐等動作。而客家武術的基本身形、步法和手法,正如與舞麒麟要求相符,而舞麒麟要求的體能,正好透過習武,尤其是大腿發力而獲得。由於麒麟相傳是文武兼備、愛好和平之獸,舞態較謙卑,姿勢講究越低越呈謙卑形態,因此更考舞者腿力,若果腿力不夠,盤得不夠低,便無法支持做出相應動作,影響視覺效果。

而客家武術中身形、步法和手法,尤以身形對舞麒麟影響最為關鍵。如拳法中的虛領頂勁、含胸拔背和裹手肘(俗稱埋肘)等要訣,均會影響舞動時形態。舉例如虛領頂勁,即要習者挺起脖子、再將下巴微收,令後頸完全接觸不到衫領,那樣才可以保持項豎,讓麒麟頭不會跌。作者亦指出舞麒麟精湛與否,亦與武術一樣,並引周家螳螂拳訣「浮沉吞吐需久練,迫馬行橋任我追」,舞麒麟與武學一樣講求勤學苦練,方有成果。
 

文化空間:「出棚」
而麒麟與武術關係,除了體現在舞動動作外,還見於出棚開棚。所謂「出棚」即麒麟出外,表演武術與兵器名為「開棚」。其實這類將傳統武術文化保留於民間舞陣中,兩岸三地現在仍常見。例如台灣著名民俗舞宋江陣,相傳即明代軍陣將武術文化遺存於民間習俗中,當中表演的兵器套路,往往可追溯到原本用來保家衛國的武術關聯。

網絡上有關香港舞客家麒麟的視頻片段。

然而,舞麒麟如其他傳統文化習俗一樣,面對新新界村落改變,村落人口遷移都市,這些習俗在失去原社區文化環境的脈絡下如何發展,例如如何將這些習俗帶進市區,持續發展並吸引年輕人,又如何將這些習俗變為非單獨表演活動,並保留原生態「文化空間」等,均是新一代傳承者要面對難題。幸而,書中多位受訪師傅,均嘗試改良傳統,讓舞麒麟變得更有趣味,而蒐集之賢記錄付梓成書,即是其中一項保存傳統文化之功德。

這次《武舞民間》是「香港武術文化研究叢書」之一個嘗試,期待之後這叢書有更多武術文化著作面世,以存國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