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銓電影】俠女:啟發《臥虎藏龍》的竹林大戰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胡金銓導演電影回顧展近日在香港開鑼,胡導代表作《俠女》(1970)成為頭炮作品之一。《俠女》為胡金銓作品重要分水嶺,當中開拓新元素為後繼武俠作品圭臬,亦為新派武俠電影代表之作,華語電影在國際備受矚目之先鋒。《時代雜誌》公布百部世界經典電影名單裡,華語片只有四部,而《俠女》為其中之一。《俠女》蘊含文化意象豐富,並不容易以三言兩語解讀這部時代經典。這次從動作設計和武俠片風格角度,為大家介紹這部作品。

胡金銓經典作品《俠女》(互動百科)

《俠女》故事根據蒲松齡《聊齋志異》中《俠女》一章改編。落泊書生顧省齋(石雋 飾)在小鎮經營字畫舖過活,奉養家中老母,偶然結識了附近廢屯堡新搬來的楊之雲(徐楓 飾),與她暗生情愫。恰逢東廠人士歐陽年(田鵬 飾)前來打探,其與附近算命瞎子(白鷹 飾)動手,被顧生及其母遇見,遂將受傷的算命瞎子就近帶到楊之雲處,從而得知他們為因彈劾宦官魏忠賢,而被杖斃的左副都禦史楊漣之女楊慧貞;保衛忠良之後的石門樵將軍。因二人都被朝廷通緝,東廠追殺,顧生就在屯堡設下重重計謀,又得高僧慧圓(喬宏 飾)説明,以期擺脫東廠追兵,逃出生天。

伸延閱讀
【胡金銓展】13部經典作品 俠女、龍門客棧、大醉俠等馬拉松播放 岳華成名作《大醉俠》 筷子銅錢變武打工具
 

 

武俠片融入儒釋道哲理

胡金銓導演。(資料圖片)

相對於新派武俠片另一領軍人物張徹那充滿剛陽味,赤裸的暴力美學,胡金銓早於《大醉俠》時代,以走畫面綺麗華美,女俠的重情重義作主題路線。

而《俠女》一片則融入了很多中國傳統元素並予以創新。除了一如以往深受中國京劇的風格影響,人物角色設定忠奸分明外。本片英文名為《A Touch of Zen》,武打動作之外,將中國儒佛道和禪理融入其中。以畫面風格而言,多個鏡頭以景入情,開首畫面煙霧繚繞營造出樹林的鍾靈秀氣。鏡頭下風光一如中國山水畫,古齋荒草,怪石嶙峋,流水淙淙,高山依依。

片中每次出現營救俠女的法師(喬宏 飾)時,都以仰視角度拍攝,同時又有陽光從法師背後透出,隱喻佛光普照。而主角所住古宅因為鬧鬼傳聞,人跡缺缺,故而附近一帶荒草叢生,蛛網四結,體現導演以景入情手法之精妙。

角色上,男主角為生計奔馳,母親千叮萬囑他要走傳統儒生道路考取功名,成家立室;朝廷忠良之後被迫歸隱山林,逃避災禍;佛教僧團苦口婆心,總想在武力以外以道理勸反派回頭是岸。電影由畫面設計、主題思想、角色設定均帶有強烈中國儒、釋、道哲理特色。

 

跳彈床武器擦火花

武俠片最重要一個元素是動作設計,本片亦開創很多動作設計先河。《俠女》武術指導為韓英傑,不同於張徹將動作設計全權交由武指劉家良或唐佳設計,胡金銓會積極與武指相討,更要在胡金銓同意下才可拍攝。《俠女》不少創新的動作拍攝方法,例如在經典竹林大戰中,運用跳彈簧床配合短鏡頭快速剪接和閃現各種空景,營造武者飛簷走壁的效果,又運用金屬導電原理製造兵器相互碰觸時的火花。

再以經典竹林大戰為例,香港影評人羅卡便以「中國式戰鬥」來比喻這場動作場口設計。東廠特務與俠士們困於竹林中死戰,特務只會覺得竹樹阻手阻腳而加以斬除,聰明的俠士卻會利用形勢,結合竹子與人施與反彈力,跳彈凌空再俯衝而下殺敵;這種化困境為有利於我的處境,非常具有《孫子兵法》智慧。(1)

【點擊圖片觀看資料】

+6

伸延閱讀:西方評選本世紀百大電影唯一武俠片:《臥虎藏龍》

 

《俠女》對華語武俠片發展影響深遠,當中不少元素題材,之後紛紛為後人仿效,胡金銓弟子、台灣著名導演李安當年為荷里活拍攝《臥虎藏龍》時,便明言向師父致敬。《臥虎藏龍》中楊紫瓊女俠角色鮮明,而章子怡與周潤發在竹木大戰一幕,正正為《俠女》相類情景的變奏。

 

(1)羅卡:〈動感與感動─新世紀武俠片回潮?〉,收入氏著《香港電影點線面》。

台灣數位修復《俠女》版本預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