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局網站文章:粵語非母語 Ben Sir質疑引用權威失當、矮化粵語

撰文:陳展希
出版:更新:

近日教育局小學中文網頁的教學資源頁面,一篇題為「淺論香港普通話教育的性質與發展」的文章在網上引起熱論,文章中提到粵語並非「母語」,香港人的母語應為漢語,即為普通話。中大中文系前高級講師歐陽偉豪博士(Ben Sir)今日在網上回應,質疑教育局引用權威失準,並有矮化粵語的動機,他強調「粵語係我哋嘅母語」。

歐陽偉豪(Ben Sir)在fb發文,質疑教育局引用權威失當和背後的動機。(歐陽偉豪fb圖片)

惹起爭議的文章「淺論香港普通話教育的性質與發展」是由中大普通話教育研究及發展中心榮譽專業顧問宋欣橋所寫,文章可以在教育局網頁「普通話(小學)-教學資源」中的課程配套資料的頁面找到。文章中提到「對『母語』的再認識」,文章引述內地學者表示「母語就是民族語」,由此推論「一種語言中的方言不能視為『母語』」,而香港人中絕大多數人屬於漢族,因此香港人的母語應為「漢民族共同語」,即普通話。

文章近日被網民找出來,並引起熱論,有網民指「過多十年 係香港講廣東話隨時俾人歧視轉頭」、「地方語言點解唔算母語,漢語最多叫官方語言」等。從事粵語研究多年的中大中文系前高級講師歐陽偉豪(Ben Sir)也加入發表意見,他質疑教育局引用權威失當和背後的動機。

Ben Sir指,撰寫該文的宋欣橋教授的著作全是普通話的著作,不是研究粵語的學者,「一位沒有研究粵語的學者,竟然指出粵語不是香港人的母語」而香港研究粵語學者很多,「偏偏教育局在某普通話中心找來一位沒有粵語研究的內地學者替代粵語研究豐碩的香港學者,來為粵語是否母語作解說。此謂引用權威未夠精準之一」。Ben Sir也質疑教育局背後的動機,直言「不是矮化粵語,就是壓抑粵語。」

惹起爭議的文章「淺論香港普通話教育的性質與發展」是由中大普通話教育研究及發展中心榮譽專業顧問宋欣橋所寫。(中大圖片)

Ben Sir引用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的文件指,「大力推廣和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保護傳承方言文化」,他指保護傳承方言文化的和諧氣氛,被教育局一句「粵語不是母語」破壞、分化,「這樣如何保護傳承香港粵語的文化,如何愛國愛港呢?」最後Ben Sir提出霸氣地提出建議,就是「引用中大中文系前高級講師歐陽偉豪博士說:『粵語係我哋嘅母語』」。

不少網民都大讚Ben Sir的言論清楚、有道理,影片上載短短2小時,已獲逾10,000個讚好、逾5000個轉發。

教育局長楊潤雄今日(2日)回應事件,他表示此系列文件並非最近上載,目的讓老師或其他界別人士,參考不同學者或不同人士對「母語」看法,他表示小學教育以廣東話為主,從中可清楚政府在教學語言上的立場。

教育局回應《香港01》查詢時表示,報章引述的文章收錄於《集思廣益(四輯):普通話學與教經驗分享》(《集思廣益》),是教育局2013年為學校輯錄的參考資料,共有25 篇文章,歸納為「學與教的實踐」、「學與教的探究」、「普通話的發展」三部分。這些文章介紹了本港中、小學普通話科的課堂教學設計、課餘推普策略、整體課程劃等安排,也收錄部分本港和內地學者對香港普通話教學評估、教材、學習策略等課題的思考與探索。學術界往往對同一課題有不同觀點,海納百川有助促進交流討論。《集思廣益》文集旨在向老師和業界人士提供參考,亦有註明文章的觀點不代表教育局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