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金牌美術、服裝設計師齊現身 解構獨有美學靈感來源

撰文:清君
出版:更新:

《延禧攻略》這套于正導演擔綱的清宮戲播到街知巷聞,由風靡大陸到浪潮席捲港、澳、台,劇集吸引之處前人已經講及不少,關於其美學莫蘭迪色亦一早有人講過,但該劇的美術指導栾賀鑫先生及服裝設計師宋曉濤女士親自解構美學,又有幾多人聽過呢?我想,除了當晚參與《一木一檐,一糸一綉》活動的人,應該沒有人聽過。因為,這是他們首次舉辦分享會!

【文章原刊於01撐場,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星級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撰文:清君
中文系畢業生,任職過出版編輯及網絡編輯,專寫關於本土創作、傳媒、出版、文學等話題。不善交際的小毒男一枚。

《延禧攻略》分享會當日座無虛席。(清君攝)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場景搭建到類實景建設 歷史還原還是創新?

活動由三聯文化基金主辦,贊助是某著名珠寶商行,場地在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當晚幾乎座無虛席。首發分享的是栾賀鑫先生,他展示不同場景的預想圖,並且再以實景拍攝圖作對比,講到廢棄染坊如何搭景使其有廢棄感、又要如何塑造綉坊不是「新束束」的技法。裏面的歷史考究,場景的顏色搭配呈現,並且將「場景」模擬成「類實景」,這些認真、精細,似乎真的是香港電視台所欠缺的──我想最主要還是成本問題吧。對於這是還原還是創新,栾賀鑫說還不能有個定案,因為我們既不能百分百還原歷史,但創新的元素又不是很多。

栾賀鑫先生(左)和三聯書店出版社副總編輯李安女士。(右)(清君攝)

當中他提到在場景搭設時要注意採光、攝影機位置,演員活動範圍,場景色調與演員服飾色調的調和,還要製造一些空間感、層次感,層層遞進,耗費這個心思,腦海想像其實很難囊括所有場景,於是才有預想圖和實境圖的不同,可是,世事本來就不能盡如人意,所以這些翻來覆去的工夫自是難免。而當中他提到一個很關鍵的字詞,叫「顆粒感」,讓戲劇畫面添加顆粒感,能讓整齣戲劇看起來更懷舊,更有年代感,這就是其致勝關鍵。

《延禧攻略》美術指導栾賀鑫先生解構場景搭設的過程。(清君攝)

在栾先生分享過後,就到宋曉濤女士的分享時間,雖然也有點「蝦碌」,但分享總算順利。宋曉濤女士原來曾經在無綫電視台擔任服裝設計師十年之久,憑着過去的磨練滋潤,讓她可以為每一套內地劇集都得到很好的發揮。而這次她主要介紹的當然是《延禧攻略》的服裝設計,設計靈感來自古人冷枚的畫作。所以色調、服裝都是依古畫為憑,那些冷色、灰色階並不是隨意的來做啊,宋曉濤是確實依那個年代的色辦、樣辦,去製作每一件戲服,就連細節如繡花技術平金繡、打籽鏽;服裝細節如小道具扇子、耳環、鈕扣甚至雲肩等配飾,都是花了好長的工夫,她所介紹的古技法現今確實已經沒有多少師傅識做了。

《延禧攻略》服裝設計師宋曉濤女士解釋設計靈感來自冷枚。(清君攝)

講兩個本人認為頗為有趣的重點:一、戲劇拍攝時間約八個月,栾先生只有三個月時間準備,而宋女士更少!兩個月!這讓我想到,這一生似乎都是不要涉足電視行業好了,哈哈。另一個重點是,宋女士不只會準備服裝,她還會預備小道具、飾物,據本人說法是她「一直都不太相信道具」、而且認為女人佩帶的東西,男人並不會那麼細心知道,但與此同時,原來栾先生有準備道具,而且讓她感到十分滿意和有信心,在場觀眾除了爆笑,還有激烈拍掌。

是次分享會讓我大開眼界,也着實學習到一些關於藝術和美學方面的知識,而「美術教育」大概也是香港人所欠缺的,對着設計師、一些產品(如海報、廣告等),聽行內人說,就是不少人都欠缺相當的鑒賞能力,但願香港自身也有「美學」可以發揚光大吧!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延禧攻略】戲劇風潮從未斷 金牌美術、服裝設計師拆解延禧美學​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