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慾的證據】京藝術家掃描紀錄10年消費品 領悟擁有物質非快樂

撰文:一条
出版:更新:

從2001年到2012年,藝術家洪浩連續12年,堅持每天記錄他消費的日用品,用掃描圖像的方式記賬,再把每一年的「賬本」組合在一起,做成《我的東西》系列作品。作品中的物件,幾乎每個人都熟悉,有食品、書籍、證件、藥品、電子產品、鈔票……它們密密麻麻、鋪天蓋地,是我們生活在物慾時代下的證據:「90年代以後,消費社會對每個人的改變非常深刻,我們對於物質的依賴都是同等的,我用這種方式去觀察自己的生活。」
自述:洪浩 編輯:王微辣

我們的東西(Our things)

今年1月,我們在北京順義區的一片老廠房中,找到了藝術家洪浩的工作室,他正忙着為3月的烏鎮當代藝術展做作品。洪浩五十多歲,平時話少,但聊起自己的作品,卻一股子老北京的滔滔不絕。洪浩1989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一畢業就從事職業藝術工作,今年剛好是第30年。從上世紀90年代起,他的作品就頻繁地在國內外大展中亮相,也被國際上重要的藝術機構收藏: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英國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等。

洪浩(一条提供)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整個工作室簡單、敞亮,牆上零星掛着幾幅他的作品——早期的版畫《藏經》系列,以及更為人所知的掃描攝影《我的東西》系列。

+7

數量驚人的日常消費

《我的東西》最早是2001年開始,做到2012年。十二年嘛,每天掃描我日常的消費品,變成一個圖像的流水賬本,再把一年的流水賬集中,連在一起,就能看到我們的消費是驚人的、鋪天蓋地的。

之所以開始這個系列,源於我對那個年代現實的一種感受。90年代以後,中國人的生活環境,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整個社會趨於商業化,人們的消費觀念也發生深刻改變,所以我就從日常消費品中,去觀察自己的生活。

以前我們獲取影像的方法,基本上是用照相機。很多人以為這些畫面也是拍的,但其實我用了掃描的方式。90年代中後期,電腦、網絡開始進入每個人的生活,也給我們做藝術創作,帶來了新的媒介。

很多人以為這些畫面也是拍的,但其實我用了掃描的方式。(一条提供)

我是1998年儲錢買了一部電腦、掃描器,發現掃描器可以去成像,掃描出來的影像都是平鋪直敘的,沒有虛實,每個細節都特別的清楚,那種客觀的絕對化要遠遠大於攝影。

掃描和照相機攝影還有很大的差別。照相機是你看到甚麼就拍甚麼,掃描儀卻是從下往上「看」,和你眼睛看到的東西正好相反。而且掃描儀和被拍攝的東西必須接觸,圖像才成立,你把東西拿上去、放下來,就有一種零距離的體驗在裏面。

《我的東西》系列,第一件作品印象最深刻。不完全是當日消費,不用管是小時候的或者甚麼時代的,我把我家裏面能有的東西都拿出來放在一起,所以那裏面的東西時間跨度比較大。(點圖放大▼)

以前我們拍照片還得沖洗膠卷,它需要一個時間。當我把物體放在掃描儀上,不到一分鐘,一個圖像就生成了,和平時拍照片的視覺又完全不一樣,的確是讓我非常興奮。

後來我按照記帳的方式,作品中出現的物件都是當年的消費品,它是每年的一個年終結算。畫面在視覺上也有一些分類,有按物件類別,或按形狀。某一塊可能是各種票證、收據、小票,證明你消費數字的東西;某一塊可能全是書籍;某一塊全是圓的東西。

這個裏面有5000多個物件,有意識地挑選一些零碎的物件,一個小碎屑,吃飯掉的小米粒,一個瓶蓋,我們日常裏不會去看的不起眼的東西,你把它放在一起,可能像一個小宇宙似的。(點圖放大▼)

+4

一樣的東西,一樣的物慾 

小的時候家裏裏買甚麼東西都記一下,都是拿文字;《我的東西》這個賬本,變成一個圖像的流水賬本。不是一種收集,而是把它作為一種記錄,然後該消費的還是消費掉,該扔的還是扔掉,並沒有積存下來。

我每天掃描的都是日常物件,很多人看到後會從中找,有沒有我也用過的?一看很多是熟悉的。我們都用過同一個品牌、同一種東西,就會讓人思考:我們的生活為甚麼是一樣的,對於物質的依賴都是同等的?

我也掃描過錢幣、鈔票,這些跟消費的連接是最近的。(一条提供)

我也掃描過錢幣、鈔票,這些跟消費的連接是最近的。有幾件作品,跟我小時候生活的社會環境有關,現在看起來好像是革命物件,但是當時那就是我們生活的內容、日常的消費。書籍就是掃描我自己家裏的藏書,包括小人書、現代看的書、一些小說,其中畫冊是最多的。

圓系列,把我日常家裏消費過的圓的東西掃了一遍。一支筆,把它杵在掃描儀上,掃它就是一個圓形,生活裏還有像釦子、唇膏、瓶子蓋、相機的鏡頭等等,只要注意找就會有很多。

新的品牌和產品不斷地湧現,包裝越來越有設計感,產品越來越精緻,老的產品也有可能被淘汰。比如第一幅作品裏的東西,十年以後再看,有些就沒了。這些也是我們在這個時代,生活過的一種證據。(點圖放大▼)

+4

買買買不一定更快樂 

國外有一個圖片網站叫Flickr,一個朋友就在上面搜我的名字,發現有很多人也用這種方式去掃描。美國的、澳大利亞的,還有歐洲的一些年輕人,掃描他包裏的東西、抽屜裏的東西,排得也是密密麻麻的,最後說這個靈感都是來源於我的作品。我的作品已經不完全是藝術,就是觀察自己生活的一種方式。(點圖放大▼)

消費社會,沒有消費,社會就無法發展。電商,只要你看,你的慾望就擋不住,就會粘在上面;快遞,讓我們得到一個東西比以前更快、更方便。有一些消費需求是被激發出來的,不是主動消費,包括流行的東西、電子產品,比如說iPhone手機,每個人都有,像派的似的。

我也曾經有過買的衝動,買名牌、趕時髦,或是被某種要求驅使。後來我發現,買了還真是沒用。現在長年沒進過商店了。我後來甚至不把這些東西放在掃描儀下,直接放在畫布上去勾外輪廓,出來以後像一個抽像畫,好像我們對物質的某種欲求就看不到了。

從《我的東西》到《負部》、《往復》、《反光》、《有邊》、《萬相》系列,用一種「抹平」的方式,讓東西都變成相對平等的,有一種去物質化的呈現。

其實,不是說物質匱乏我們就痛苦,物質豐富我們就快樂。我是覺得,我們對自己要有反思:為甚麼要擁有這些物質,是不是離開了就無法生存了?

以前物質不多的時候,獲取快樂的方式反而可能更多;現在,卻更多是從物質的擁有、消費上,去獲取快樂。但是為這個快樂付出的痛苦,可能比以前更大。到底是物質擁有越多越快樂,還是讓快樂的來源越豐富越快樂?可能都需要去體會,去觀察。

「到底是物質擁有越多越快樂,還是讓快樂的來源越豐富越快樂?可能都需要去體會,去觀察。」(一条提供)

【本文獲「一条」授權刊出,歡迎關注:https://www.facebook.com/yitiao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