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不過2020年 「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宣告滅絕

撰文:李福源
出版:更新:

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月23日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指出,中國長江的特有物種「白鱘」(學名:Psephurus gladius)已經滅絕。

論文作者包括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的張輝博士,以及首席科學家危起偉博士等人,文章指出,長江白鱘估計在2005至2010年間已經滅絕。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早在2009年已將長江白鱘列為「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IUCN專家去年9月17日在浙江杭州淳安縣一個學術會議上曾表示,估計這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白鱘有可能已經滅絕,且目下沒有任何證據包括影像等去證明白鱘仍然存在。

+5

白鱘是一種古老的魚類,屬於鱘形目勺吻鱘科,跟牠親緣關係最近的是北美的勺吻鱘,但與濾食性的勺吻鱘不同,白鱘是兇猛的肉食性,以各種水生動物為食,自古存在中國沿海和海河到錢塘江之間的各大河流中。民間有俗語「千斤臘子萬斤象,黃排大了不像樣」,當中的「象」就是指白鱘,事緣白鱘的吻部有一個劍狀「鼻子」,看上去就像大象鼻,加上牠的體型碩大,成魚可長達8米,游速飛快,故又被稱為「水中老虎」或「中國淡水魚之王」,是世界十種最大的淡水魚之一。

長江白鱘多年來未有再被漁民或科學家發現,中國水產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的科學家最後一次找到一條長江白鱘已在2003年,他們隨後放生並跟蹤其下落,但不久失去了電波訊號,當時沒人想到這可能是人類最後一次發現長江白鱘。

浙江杭州市淳安縣千島湖畔的「巨網捕魚」,通過攔網、刺網對魚群的包圍、截攔和驅趕,最後迫使被包圍魚群進入定置張網。(中新社)

內地過去多年由於過度捕撈,令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已經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官方近日推出禁漁新政,自2020年1月1日起,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332個自然保護區,以及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此外,最遲自2021年1月1日起,在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以外的天然水域,實行暫定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間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