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我主場】被世界遺棄不可怕? 青年憂慮產生資訊遺漏恐懼感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青年智庫MWYO以「青年想點」為主題,作出問卷調查,受訪學生憂慮被社交資訊世界「遺棄」,例如認為開心時在網上分享細節很重要,可見需加強學生面對社交資訊時的情緒管理技巧。

文:青年智庫MWYO

對青年來說,忘記拿手機是否比沒有攜帶金錢出外更沒有安全感?參考青年智庫MWYO的問卷調查,答案似乎呼之欲出,因為受訪學生憂慮被社交資訊世界「遺棄」。這為政府在加強資訊素養教育方面帶來哪些啟示?

中學生較恐懼社交資訊遺漏

以「青年想點」為主題,MWYO委託益普索香港(IPSOS Hong Kong),在去年以問卷調查探視香港15至24歲學生的生活質素、幸福感與生涯規劃實踐,包括資訊遺漏恐懼感(fear of missing out;FOMO)。

對於FOMO十條問題的描述,如「開心時在網上分享細節很重要」與「度假時會繼續關注朋友在做甚麼」,平均近半(45.3%)學生表示正確,情況值得關注。經多元線性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大專生、學士或以上學歷學生,FOMO觀感分別比中學生低4.4%及 9.9%,可見中學生更需要相關教育。

受訪學生憂慮被社交資訊世界「遺棄」。(資料圖片)

香港資訊素養教育的不足

目前,不同政府組織依據職能,各自處理部分資訊素養教育工作,比如教育局的訓育及輔導組教導防治網絡欺凌,課程資源組則提醒如何正確使用網上資料。此外,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一直倡議網絡私隱。由此看來,香港的資訊素養教育側重於教導有效與有道德地使用資訊,甚至可以說是以防止網絡犯罪為主軸。

雖然處理資訊的教育有相當投入,接收資訊的社交與情緒管理技巧鮮有着墨,如教育局提供的教學材料,僅提及過度使用手機的負面心理影響。而從局方的教學資源可見,相關教育主要由學校推動,並無涵蓋家長與社區的角色。

加拿大負責數碼與媒體素養教育的機構MediaSmarts,核心主題之一是數碼健康(digital health),教導學童管理使用媒體時間的技巧。(資料圖片)

借鑑加拿大以加強家長與社區角色

在加強青年接收資訊教育、家長與社區參與方面,可參考加拿大負責數碼與媒體素養教育的機構MediaSmarts,其致力提升學童應對媒體的批判思維技巧,包括制訂數碼素養框架,核心主題之一是數碼健康(digital health),教導他們管理使用媒體時間的技巧。機構也為家長提供網誌、遊戲、指南、小提示、導修班與工作坊,以及舉辦一年一度的媒體素養周,在全國展示把相關教育融入課室與社區的創新方法。

香港政府可考慮在教育統籌委員會內,設立媒體資訊素養教育委員會,以制訂全面的教育框架,包括把社交情感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納入其中,教導學生面對社交資訊時的情緒管理技巧,並加強家長與社區的角色。

「青年想點」問卷調查報告內容:請瀏覽www.mwyo.org/youthink

 

如有任何對社區的意見及評論,歡迎各位投稿至「我區我主場」社區專欄。有意投稿者可將文稿經電郵傳送至 cr@hk01.com 。

(原文標題為《MWYO調查發現 青年憂慮錯失社交資訊》,現題為編輯所擬。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