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瓜灣變天】榮光街巷店記 自信餐廳老闆懶理賠償安置

撰文:袁智仁
出版:更新:

土瓜灣經歷變天,沙中線於2019年來臨。近年最大型的重建項目,庇利街/榮光街重建亦於月頭展開,涉及2000戶,110個商戶將被收回舖位,「環字八街」快將消失了。突如其來的重建,各人有不同想法,社區消失前,如何留住社區的情誼。

圖左為榮光街重建範圍。右邊則是另一個重建項目,位於啟明街。(袁智仁攝)

密密麻麻的7層唐樓,4條巷圍住,自成一角,形成獨特的風光。樓下是被重建被逼遷來的車房,街上佈滿南亞面孔,陌生中帶點熱鬧的土瓜灣。被地盤和豪宅包圍的「環字八街」,小巷錯綜複雜,恍如回到城寨,也有昔日觀塘的味道。可惜一切在變,人在變,物也在變。重建來臨,居民有的不知所措,有的處之泰然,也有咬牙切齒。

庇利街/榮光街項目將來會發展1,150個單位,發展成本達116億,最快一年後提出賠償價錢,預計最快2025年完工。

月初宣布重建,市建局的職員馬不停蹄登記凍結人口,周五至周日忙過不停。凍結人口,目的是界定店舖用戶和住戶的身分。負責搬遷的職員說搬遷好,滿佈車房的榮光街,也是時候改變了。要弄好門面,現在門面不好,易被壓價,本來5,000元的維修費被壓到3,000元。重建後,再搬到較漂亮的地方,大家都贏了。再者,舊樓好殘舊,天台污穢不堪,居住環境不好,重建是必要。實情又是如何呢?

開店四十多年的大嚿,受的士司機歡迎。(袁智仁攝)

的士佬的私房菜

李生,人稱大嚿,70歲,沒有肚腩,後巷餐廳的老闆。早上8時開店,凌晨1時收工,餐廳是他的一切,位處一角,幾乎沒有街客,靠的只是的士司機熟客。

重建需要登記,才獲得賠償和安置,他一概不理,沒有登記,一句「什麼都不理,理×佢」。對將來如何一無所知,日子過得一天就一天。對比重建,他更在乎頭上電視的賽馬節目,拚命呼叫着馬仔的號碼。

開業40年,曾遷至浙江街開店,8年前又回來現址,繼承岳父留下的茶檔。一直住在環字八街內,見證八街的興衰。1980至90年代最旺,當時山寨工廠都在唐樓之上,食客不絶,忙個不停。回憶30年前,大嚿不勝高興。但10多年前,工厰搬走,生意極難做。幸好,這幾年麻雀館開業,幫手賣茶水,也可以餬口。

大嚿有說不出的自信,自評廚藝,最好吃是最簡單的菜式。「我從不稀罕食客來吃飯,但40年來無人投訴我」,一份低調的自信,洋溢在表情中。每日都有七八個的士司機來光顧,他說︰「我做什麼菜,他們就吃什麼。」只要留下幾十元,大嚿就做出撚手小菜︰肉餅,牛腩,豬手,這裏變成的士佬的私房菜館。

雲藝廊理髮店,價錢公道,受街坊歡迎。(袁智仁攝)

忙碌的雲藝廊老闆娘

內巷中的理髮店「雲藝廊」,遠離人群,本應門可羅雀,但來自海南的老闆娘忙過不停,一切源於努力。

收費55元,比大街便宜33元,客似雲來。老闆娘忙得喘不過氣來,連買午餐的時候也擠不出來。坐在一旁的女兒從抽屜中拿起70元,說︰「我去買牛腩麵,媽媽要什麼呢?」草草回答一句,15分鐘後,拿回來食物,乖乖的將餘款放回抽屜內,慢慢細吃。

她憶述︰「舖位以前是士多,沙士後結業。2004年開舖,開始捱得辛苦,當年連人工都賺不到,要守業。現在有不少熟客,街坊關係好,重建,好捨不得這裏。」開理髮店,上班時間靈活,可湊女,先送女兒上課,再開舖。如果外出打工,就不能看管女兒。早出晚歸,可幸以前住在樓上,她道︰「唐樓很好住,後來搬上公屋,但是還是舊樓單位較實用。」

望着乖巧的女兒,她說︰「租約5月屆滿,希望業主不加租,可續租。女兒只有8歲,再過兩年,好讓女兒考入中學,才收回舖位。」

重建區內也有私人收樓商的店舖。(袁智仁攝)
舊區有不少人收集紙皮。(袁智仁攝)
土瓜灣滿佈重建區,十年後,會是怎樣呢?(袁智仁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