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渡性房屋】暫別劏房歳月 單親媽媽細訴400呎共居之日常 

撰文:陳零
出版:更新:

救世軍於土瓜灣下鄉道營運的「共居房屋」,作為過渡性房屋協助了不同弱勢社群,這次的個案是幫助了單親媽媽。

【文章原刊於01撐場,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星級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單親媽媽小珍(化名)在懷着細仔時,跟丈夫離婚,帶着只有一歳的女兒搬進百呎劏房。五年三遷,為省租金,租住唐七樓;生活之日常就是接送一對子女上學放學、買餸煮飯,有如跟社會切割般。她於2018年10月經社工轉介,成功申請入住救世軍於土瓜灣下鄉道營運的「共居房屋」,總算暫別劏房歳月。

救世軍推出土瓜灣下鄉道「共居房屋」項目,加入「共居」、「打工換宿」等元素,目標是構建鄰里緊密關係的小社群。圖中紅衫是小珍(化名)。(謝騰鋒攝)

首批住戶 各有困境

小珍原本從事修甲美容,婚後安心當家庭主婦,照顧奶奶和丈夫。婚後數年,跟丈夫性格不合,尋求社工的輔導,還懷着細仔時,終告離婚收場。「照顧兩個小朋友,壓力很大,父母在內地,也不敢跟他們說,怕他們擔心。」帶著一對幼兒入住劏房,好不容易走過五年,大女現年六歳,剛讀小一。

「劏房就是放一張床,做功課、吃飯,都在床上。」小珍說,遷居三次,後來搬到唐七樓,100平方呎月租也要5000元,「每天上落樓梯很累,周六有時會買好兩天餸,就不想外出了;女兒想到公園玩,也只好跟她說媽媽很累。」她亦知道自己愁眉不展,而且漸漸與社會脫節。

直到去年10月,社工提到救世軍舉辦「共居房屋」簡介會,着她去了解一下。她就跟同住劏房、細仔同學的媽媽張太(化名)一起去聽。經過面試後,小珍和張太同獲分配「共居」單位。

張太提到,當日她一家四口租住土瓜灣百呎劏房,月租8000元。「突然業主說要收樓,要求我們一個月內搬走,一下子很徬徨。」由於該「共居房屋」計劃會把緊急情況如被迫遷、健康需要等作優先考慮,加上小珍和張太願意共居,所以兩個家庭成為第一批土瓜灣下鄉道的租戶。

註冊社工黎健基表示,救世軍營運的「住+」土瓜灣社會房屋共享計劃,人均居住面積達7.5平方米。(謝騰鋒攝)

建立鄰里互助關係

註冊社工黎健基是救世軍「住+」土瓜灣社會房屋共享計劃計劃主任。他提到,輪候公屋超過三年,居於劏房、天台屋、寮屋的租戶,都可以申請入住計劃中的「共居房屋」。去年九月,計劃首次接受申請,獲超過200份申請;首輪入住有73戶、共200多人受惠。

黎健基指出,計劃共53個單位,每個單位約400至500平方呎,人均居住面積為7.5平方米(約80平方呎),租期兩年。他指出,計劃其中的特點是「共居」,所以接獲申請後,亦需進行配對,皆因「相見好同住難」。

他以兩個一房家庭戶為例,家庭需共用客廳,而兩個一人家庭則需共享廚房及洗手間:「計劃亦強調和諧鄰里關係,所以會經常辦不同活動,例如入伙派對、糖水共享等,建立鄰里互助的關係,增加對社區的歸屬感。」

小朋友獲得更多活動空間,也有鄰舍小孩作玩伴。(受訪者提供)

重展歡顔  融入社區

小珍坦言,自去年11月入住「共居房屋」,居住環境得以改善,仔女同學家長都說她看來寬容了。「以前環境差,對大女態度差,說了不好聽的話,但大女好生性,又因為有自己書檯溫習,上課認真,讀書有很大進步,又會幫忙照顧弟弟和張太的細仔,還說可以替其他鄰居幼稚園的小朋友檢查功課。」小珍還報讀課程,接受再培訓,希望待小朋友長大,可以重投社會,另也成為學校的義工家長,與社會重建關係。

她又指,現在與張太輪流在家看顧小朋友,周末假日會一起煮一起食,偶然張生放假可以帶小朋友到附近公園耍樂,讓兩位太太預備晚餐,然後兩家人共享。「同大廈的鄰居都認識,有時包了餃子、糖水,都會互相分享,感覺開心多了。」

事實上,香港樓價高企,一般市民難以負擔,公屋輪候期長。據政府統計處的報告 ,全港有超過9萬個劏房,有近21萬居住。香港房委會網頁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底,約有15萬宗一般公屋申請,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2.9年 。最新財政預算案建議預留20億元,支持非政府機構興建過渡性房屋 。

救世軍社工聯同青年住客一起為街坊舉辦入伙派對,街坊一人一味拿手小菜與鄰居共享。(受訪者提供)

撰文:陳零

現為新媒體《一點》作者。《一點》以中英文記錄香港人的故事,有你多一點。

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hanling0/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過渡性房屋 單親媽媽重投社會 共居建鄰里關係」​】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