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集會】小食店罷工日仍開放堅守:我哋只可以與年青人同行 

撰文:黃文軒
出版:更新:

8月5日,全港發起三罷,七區均有集會。大埔區的集會在風水球場進行,距離「彩虹」小食店不過一公里內的距離。罷工當天,大埔墟上的食肆統統落閘關門,小食店老闆四哥及老闆娘叻姐這天卻沒有落閘,店內店外都燈火通明,甚至買來水、蛋糕予人免費任取,還開放洗手間供路過途人使用。
兩夫妻沒有評論遊行或示威,他們說,只希望在風風火火的社區內,為人們提供歇息的地方,四哥說:「有良知嘅人一定會愛人如己,我哋比唔到意見年青人,但係我哋只可以做一樣嘢,就係同佢哋同行。」

「等咗好耐呀?」老闆娘叻姐從遠處提着一袋菜走過來準備開店營業,她說話時總是笑意盈盈。甫進門,便看見掛在門前的一塊大黑板,上面以油性筆寫上一段中文字,其中幾隻字這樣寫道:「我使雲彩蓋地的時候,必有虹現在雲彩中。」那是聖經創世紀中其中一段經文,也是這間小食店宗旨。

我沒有資格去批評他們所做的這些行為是正面或負面,但他們也需要食物,他們也有機會走得累了,想找個安全地方休息。如果我們已在這個地方,會否可以提供一個地方予他們呢?
叻姐
「我使雲彩蓋地的時候,必有虹現在雲彩中。」那是聖經創世紀中其中一段經文,也是這間小食店宗旨。(黃文軒攝)

買水及蛋糕 免費提供洗手間 

這間小食店在大埔開業十年,四哥及叻姐決定在罷工那天照常營業,並將原本傍晚6時才開始的營業時間,改為提早至下午3時開放。四哥個子高佻,一頭銀髮,說話時溫柔,又帶點力量。他輕輕解釋道:「日頭時間我哋係是做個方便 。」叻姐也附和:「我沒有資格去批評他們所做的這些行為是正面或負面,但他們也需要食物,他們也有機會走得累了,想找個安全地方休息。如果我們已在這個地方,會否可以提供一個地方予他們呢?」

疲倦臉孔與急救義工 

8月5日,示威者與警方在大埔太和路對峙,期間警方發射多次催淚彈。在距離事發現場10分鐘路程的大埔墟,還有開業的店鋪寥寥無幾,一向燈火通明的食肆全數關門落閂。叻姐與四哥一早就買來幾盒蛋糕、幾大箱枝裝水,放在店內,再走出小巷,到街上向路過的人喊:「呢到有廁所、有水飲,可以抖下。」他們從街上招來一個個的人,有些人戴上全副裝備,獨自坐在一旁,叻姐眼見一個個累透了臉孔坐下休息,心頭不禁一緊。直至下午時分,有一個穿上一件寫上「急救」反光衣的女生走進店內,叻姐好奇問她,「你哋做呢啲係義務㗎?」沒想到女生反回,「你覺得有人俾錢我哋做咩?有人俾錢我哋,我哋都唔去做呢啲工啦。」

「我覺得自己問咗一個好蠢嘅問題。」叻姐尷尬笑笑,又回憶道,「但我睇到點解可以喺社區入面互相守望,點解佢哋可以咁無私,好多人都好有禮貌婉拒我哋食物,明明食物喺戰場上,係好重要嘅物資,點解佢哋可以做到?」沒想到罷工這天,夫妻兩人上了寶貴一課。

採訪當日,店外還擺放着一箱箱水及急救箱。(黃文軒攝)

「你係咪變相推班後生去死?」

四哥及叻姐兩人是基督徒,6年前與教會內的弟兄姐妹共同成立了一間NGO,在菲律賓當地助養了逾一百名兒童,每個月投過超過五位數字款項。反看香港,早前傳出有學生因花錢投放在反修例運動上而缺錢吃飯,兩人亦在店內免費提供「學生餐」予有需要的人,四哥說:「在2019年,香港咁繁盛嘅年代,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要食得飽。」叻姐佻皮地插嘴反問:「咁如果有人話,你係咪變相推班後生去死?」四哥從容不逼地回答:「佢哋價值觀中,好清晰知道自己認為的對錯係咩,當然我哋可能未必認同,但如果餓着又要做,而我哋可以提供食物或者水,比到多啲支持,這件事無可厚非。對我哋嚟講,我哋係出於愛錫嘅心情,其實好心痛。」

年輕人的「最後晚餐」

叻姐記得,早前有位約20歲的年青人獨自前來坐下,徑自點了一杯清酒,又點上幾碟海鮮,在豐盛佳餚前,他樣子卻異常沉重。叻姐好奇走上前慰問,「我問佢點解咁嘅樣,係咪有咩事?佢話冇乜嘢,我去遊行姐。我心諗,我都去呀,但都冇你咁沉重。」年輕人回應說,「這晚想吃好一點。」那刻叻姐才恍然大悟,「他形容得仿似最後晚餐一樣, 我覺得好心痛,點解呢個社會年青人要咁樣?」

這間小食店在大埔開業十年,四哥及叻姐決定在罷工那天照常營業,並將原本傍晚時點開始的營業時間提早至下午3時開放。四哥個子高佻,一頭銀髮,說話時溫柔,又帶點力量。(黃文軒攝)

了解是主動接觸與陪伴

夫妻倆結婚多年,兩人嘴邊都不時掛上「年青人」、「陪伴」和「愛」幾字。7月21日金鐘集會那天,他們攜同姪子和姪女到現場,打算了解年青人想法。沿路走到中環時,其中一名姪子說自己不願離開,想留在現場,「我咪問佢,你目的係咩?其實我冇得阻止,只係可以同佢講,有咩事你就好返嚟。」最後姪子目送他們上船離開。問叻姐,這次之後,你理解了年青人嗎?她語重心長嘆了一聲,「其實都唔係十分了解。」她頓了一頓後,續說:「只不過盡量理解,我地都幾廿歲,喺年青個陣年紀,我哋仲踩緊單車、燒野食。點解佢地呢個年齡層,要去承擔香港現時處境?應該大人去爭取同政府傾,但係我哋做唔到啲咩。」

我哋都幾廿歲,未必可以行到最前,咁要如何同年青人同行?我哋選擇唔喺手機電視前面罵,但起碼接近少少佢哋,了解年青人心裏面喺度諗啲咩?
叻姐
叻姐聽別人說話時,總是凝視對方雙眼、臉上掛上笑容。(黃文軒攝)

叻姐聽別人說話時,總是凝視對方雙眼、臉上掛上笑容。開業十年,店鋪見證不少客人成長,從孩提時代到拍拖,甚至結婚生子,他們都一一在身旁陪伴。這天集會,他們也選擇陪年青人同行,「我哋都幾廿歲,未必可以行到最前,咁要如何同年青人同行?我哋選擇唔喺手機電視前面罵,但起碼接近少少佢哋,了解年青人心裏面喺度諗啲咩?」四哥說:「我覺得每人憑良心做,做應該做嘅嘢。有良知嘅人一定會愛人如己,我哋比唔到意見年青人,但係我哋只可以做一樣嘢,就係同佢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