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異想】為甚麼香港從前的神父會派奶粉?

撰文:陳穎然
出版:更新:

聯合國將9月最後一個星期三訂為「世界學校牛奶日」。不少上一輩香港人的腦海裡,或許會記得神父派發奶粉給兒童的情景。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助理講師盧淑櫻博士研究戰後香港牛奶史,發現原來救濟與韓戰有關。

小孩是當時慈善機構進行救濟的主要對象。(Getty Images)

50年代派牛奶 與韓戰有關

美國經歷兩次世界大戰,但都是戰勝國,並未曾淪為戰爭戰場。因此,雖然美國面臨經濟大蕭條,但農業及畜牧業都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在戰後1950年代,美國的農畜業皆出現剩餘的情況。當時,美國官員想到一個方法,把剩餘的糧食和原材料供給其他國家,作為救濟,即「糧食和平計劃」,當中包括三種途徑:借錢給其他國家,購買美國的食物;無償捐助;及以糧食換取戰略物資。

計劃初期,美國先去援助歐洲一帶的盟友,如英國、西班牙等地。然而,由於韓戰爆發後,共產勢力在亞洲地區越來越大,於是美國開始轉移焦點,援助亞洲地區。當時受惠的地區包括印度、台灣、星加坡等,而香港亦包括在內,屬於無償救援一類。「因為香港很窮,英國也很窮,不能照顧我們;加上,香港與中國鄰近,很多難民逃難到香港。」盧淑櫻說:「當時,美國有一句話——肚子共產主義,Stomach Communism。如果你肚子餓,你會傾向支持『有錢大家駛,大家有得食』。如果我要防止亞洲地區的人傾向共產主義,我首先要令你們飽。那麼,你們未必會選擇共產主義。」

奶粉和麵粉是當時救濟包內的主要食物。(Getty Images)

神父派發的牛奶從何而來?

美國經濟援助社(美經援)向各地派發糧食包,救濟食物主要為奶粉、麵粉、粟粉等,也有豬肉罐頭或芝士。根據資料,在1954年7月1日至10月,食物和平計劃已捐出5,330加侖煉奶予香港,即26萬罐14安士。盧淑櫻說:「在3個月內,這個數目都頗大。」

糧食包先由社會福利署統籌和儲存,再交給負責機構分發,包括天主教福利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為甚麼有神父派奶粉,不是神父突然很富有,也不是教會突然很富有,而是我們實在太窮。我們沒有東西吃;美國太多食物,捐給我們。因為美國始終是基督教國家,所以他不相信香港政府,而是相信宗教團體替他派發物資。所以,我們會看見很多宗教團體派發奶粉,不論基督教,還是天主教。」後來,街坊會漸漸加入,協助派發物資。

把麵粉變賣 芝士當肥皂

今日,我們覺得牛奶有益又好味;當年的孩子又是如何想呢?周永新教授曾撰文寫道:「五十年代,我仍是一個小學生。……救濟包包括麵粉、芝士、奶粉等,麵粉和芝士多拿去賣錢,奶粉沖水做早餐,如一般中國人孩子,我不太喜歡。」

盧淑櫻說:「食物包內,其實有很多我們不知道是甚麼的東西。那些美國救援組織其實沒有想過你需要甚麼,只是把多餘的東西交給你。你怎樣做,不關我的事。」因而亦鬧出不少今日看來好笑的笑話,例如芝士誤當肥皂、泡不開的奶粉以為是蟲子等。「這是靠當地人的智慧處理那些食物。」盧淑櫻表示,當時在牛頭角有一位「麵條神父」,目睹小女孩把麵粉賣給麵包店,發現華人不懂使用麵粉,於是想到開設麵廠,把麵粉和奶粉製成麵條,再分發給居民。

當年市民初次接觸芝士,不知道怎樣食用。(Getty Images)
一種食物在一個地方的興起,除了因為它的營養價值、味道好……我們可能忽略了,是整個大環境使這種食物得以來到香港,令我們認識到這種食物。
盧淑櫻博士

「一種食物在一個地方的興起,除了因為它的營養價值、味道好、我們買得起或者容易接觸得到,我們可能忽略了,是整個大環境使這種食物得以來到香港,令我們認識到這種食物。它背後的含義亦未必如我們想到般簡單。」盧淑櫻道:「比如奶粉、麵粉,背後是美國如何把它多餘的農產品推到全世界。最後,美國可以解決農產品過剩的問題,亦開拓了一個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