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香港】農夫創辦雜誌抗無力感:唯農業可限城市擴張

撰文:黃妍萍
出版:更新:

本地農業近年漸漸受人關注,然而對農業來說最為重要的「土地」也受發展商和政府覬覦——新界東北發展、馬屎埔收地、橫洲綠化帶被發展……在推土機步步進逼、剷進農地之時,一本名為《種植香港》的農業雜誌卻悄然誕生。在發展之手和推土機前,一本小小的雜誌可以為農業做到什麼?創辦人袁易天說:「沒有人知道的。」但只要保存意志,對農業念念不忘,總有一天所做的會有用。「未來不一定是政府全贏。」

面對推土機和失常的議會,《種植香港》做到的,最少是對抗無力感。(倫星揚攝)

袁易天:問題源於社會不認識農業

《種植香港》創辦人袁易天是資深農夫,十多年前開始在位處馬屎埔的馬寶寶社區農場耕作,並教導年輕農夫種植。看着農業不斷萎縮,人們對農業、食物毫不認識,政府又以土地不足為由發展新界東北,欲剷去良田,他有天忽然興起辦農業雜誌的念頭。「或者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問題,是因為大家不太認識農業。」

六十年代香港曾出現第一本農業雜誌《香港農友》,內容以種植、養家禽的技術為主,《種植香港》這本第二代農業雜誌,要探討的不止於此。農業和發展是否必然對立?種田是否無價值?在雜誌中,他們便討論姚松炎的「花園城市」方案,展示結合住宅和農田的社區藍圖,但又點出了這種空降式規劃的不足。雜誌又有鄉土教育的討論、老農夫、菜種行老闆談農業的演變故事,從教育、歷史之中找出農業的價值,還有農夫手記,談種植的苦與樂。

袁易天直指:「唯獨是農業在空間上會限制了城市的擴張。」他指香港任何一個發展都是城市擴張、資本運作的一個部份。在發展下,金錢至上,一切價值都被無視。相反,「農業會塑造到文化,會塑造到一個國家、一個群落、一個團體的身份特徵。」這些在《種植香港》當中,朱耀光談鄉土教育時都有提到——學生在訪問農夫時,明白到耕種是自主生活的方法,也連結到自身,表示會幫嫲嫲耕田,也對農村多了份感情。

袁易天說創辦農業雜誌的念頭是忽然出現的,但又自言或者是潛意識中知道農業面對許多問題,因而要釐清這些東西。(倫星揚攝)

初衷:累積意志 種出一點什麼

回到自身,最基本的或許是農田、大自然本身能帶給人平衡。雜誌發行義工、任動畫製作、也是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天台農場「習慣X自然」主理人的Emily也說:「有時要拍東西、又要顧家庭,很忙,但你一個早上在天台做很多東西,淋水,你會覺得整個人很充實。」聽到這袁易天也點頭。他笑着說:「我有個科學些的說法,有研究指當人吸進泥土裏的微生物和化合物,便會很快樂。」

一開始,其實他們並不知道如何種植香港,甚至辦這本雜誌,「坦白說,只是想讓關心農業的朋友有機會一起做些事。」面對頻繁的收地、不按規程的立法會,他們難免覺得無力,然而,「如果你想未來的社會不是這樣走下去,但現在沒辨法,那首先要你自己keep住有意志去做一些事,而你做了的那些東西會變成什麼呢,沒人會知的。」

「世界是不停地轉的,你加了些什麼下去會混了什麼出來,不知道的。所以未來不一定是個政府全贏了,也不一定是你一定輸。」他說。「一直去累積自己的意志或力量,或一些資料,也許明天、明年有用。」他更指如果《種植香港》出了10期,也許那個厚度已經是一篇博士論文的研究範圍。

第一期《種植香港》以姚松炎教授的「花園城市」討論開首,顯示農業與發展不一定對立。(倫星揚攝)
除了政策,書中也訪問了老農夫和菜種行老闆,講述香港農業發展、有機變無機、政府扶助農業變壓迫農業的過程。(倫星揚攝)

雜誌不定期 內容不設框架 「一班人就會砌到一些東西」

因此雜誌的內容,其實並無框架。「不是有個專題、主題是什麼,然後有什麼散稿,而是例如有人說我要研究香港蔬菜合作社的發展,大家便談談這題目,然後要的篇幅有幾多,角度是什麼,咦,你好像要了20版,那便20版,那就好像是專題。」這一期「花園城市」專題便是如此出現,有人畫圖、有人寫文回應,就成了今期的主題。

《種植香港》的組成和運作模式也很機動,一開始只是由袁易天在臉書上說要辦雜誌,開了個群組,有興趣的朋友就加入,然後還有朋友的朋友,總共60多人,除排版外全是義工。開會只是在群組召集,有空的人就前往。因籌備時間近一年,有些前期較常出現,有些則在後期。「不要嫌棄別人付出了多少,總之一班人一起就會砌到一些東西。」袁易天說。

袁易天自言很習慣以這種模式建立或解決一些東西,「就像馬寶寶社區農場,我們都是由零開始,都是沒資助,每一個成員都有他的特長,我們將這些人組在一起發揮他最大的效能,農場就運作起來,成員又可以在裏面養活自己。」

正因人的參與才是重點,這本雜誌並沒有稿量壓力,甚至多久出一期也沒有限定。稿件在立秋前的8月已收齊,沒人有空跟進,就放至有空再出。「只要你理解到,大家可以付出的時間並不是可以一次過夾得到,那便不是很難(做到一本雜誌),立冬(出版)那便立冬吧。」袁易天說。最終也做出了一本圖文並茂的雜誌,下期希望在農曆年前後面世。

雜誌運作機動,不同成員時而在前、時而在後,「只要你心中有人的存在,你相信人會為一些好東西付出,那東西就會出現。」袁易天說。圖左為Emily,圖右為袁易天。(倫星揚攝)

反思「都會化」的農業:花園城市

做這本雜誌,也令他更清楚自己對香港農業的期望。今期以花園城市為專題,但原來他們並不是很認同這方案。「一個10,000人的社區,再加農業,消化廚餘,變成一個環保的社區,驟耳聽很符合我們的品味。」袁易天說。「但然後你會想,作為一個農夫,或用農業角度去看,這種所謂有農業的花園城市,其實它是否可以替代到農業發展衍生出來的各種身份認同和生活空間。拿來討論,你才找回你其實渴望些什麼。」

在雜誌發佈會的臉書活動頁,他們寫說香港農業需要更深刻的討論、描劃。或許面對愈來愈惡劣的香港政治氣候,要種出更好的香港,方法就是討論、參與。袁易天在訪問中常說「沒有人知道」,種植這回事同樣如此——要把種子種下田,才知道會收成什麼;土地貧瘠,卻可以用堆肥讓田變得肥沃。《種植香港》正招募更多人加入,他們想,或許大家都可以一起,種植香港。

《種植香港》網站:http://www.plantinghk.com/

義工Emily說送書就像撒一顆種子,不知道有沒有收成。種植香港同樣,但種了下去,才會有事情發生。(黃妍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