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式空間】上落以外,樓梯還是公共空間?

撰文:呂嘉麗
出版:更新:

生活在一個密集、垂直發展的城市,樓梯是香港人生活的日常。特別是在中西區,轉角總會遇上一條秘密小路似的樓梯,接駁另一條街。樓梯除了是通道,香港還呈現一種獨有文化——它們是人們停留、社交的公共空間、也是幾代香港人謀生、打工仔解決生活所需的社區經濟平台。樓梯舖、樓梯市集見證香港草根智慧。有學者為香港的樓梯文化創立了一個文獻庫,並將舉辦一系列展覽及互動活動,訴說樓梯故事。

中西區沿山而建,樓梯成為日常生活一部分,也是重要的公共空間。(龔嘉盛攝)

樓梯上的多樣自由,因為無車?

香港講求「人車分隔」,車輛佔據大量路面。行人被欄杆、花槽與路面隔絕,只能在指定地方過路。若翻看香港舊照,卻不難發現香港大部分舊路都沒有人車分隔。行人可隨便過路,小販、排檔、墟市就在街道上應運而生。有人的地方,就有這些草根經濟活動。

在路面劃為車路後,這些小販要不被趕,要不只能遷至車輛到達不了的地方。後巷、掘頭路、樓梯,這些似是「剩餘」、無固定規劃用途的空間,便成為草根喘息和討生活的場所,市民也能方便地獲得補鞋、補錶、補傘等服務,及購入各種生活所需。

研究香港樓梯文化多年的理大設計學院助理教授 Melissa Cate Christ 說:「因為沒有車,沒有危險,人們就能隨意逗留。人們在樓梯擺賣,因為那是人流必經之處。」於是我們有砵典乍街(石板街)石階上的市集、樂古道樓梯上的小販,各出奇招,以石頭、木板、鐵架等,在傾斜的樓梯上自建呈水平的檔攤。

有店舖貼出1952年卑利街舊貌,可見樓梯上活動頻繁多樣。(呂嘉麗攝)

樓梯上的浪漫:探索、相遇及停留

在香港市區,尤其中西區,行人路總是狹窄擠逼,行人時常要上落樓梯。對「西裝友」、城市人來說,攀樓梯或是一件艱辛的事情,數分鐘足以叫人汗流浹背。於是,私人發展商及政府便紛紛興建扶手電梯,方便行人。有了後者,人們行路便可低頭看電話,卻失去留意身邊的好奇。

Melissa認為,扶手電梯對城市人、老人家是方便了,但它們應該輔助,而不能完全代替樓梯:「扶手電梯是單向的。樓梯的美麗在於,它是一種探索和溝通。你會迎面碰見人,你可以停下來,跟他們聊天。樓梯有多種功能,而作為園境建築師,當一個地景有多種功能,就是最好的,因為那不止是地景了。」

樓梯上攤檔,需要用民間智慧將舖位保持水平線。(龔嘉盛攝)
中環的小店都喜歡用樓梯空間擺放椅子,增加半室外空間。(龔嘉盛)

斜坡上一級一級的公共空間

Melisssa在美國長大,近6年遷居香港。她留意到,香港樓梯獨特的地方在於它們不只用作上落:「人們會坐下、聊天、吸煙、hang out。像中環中央廣場旁的樓梯,設有椅子,它在入夜後便很有人氣,因為附近都是夜店。」

在中西區街頭漫步,不難發現,樓梯成為很多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樓梯平台上的椅子,成為長者閱報、聽收音機、納涼,消磨一個下午的免費空間。樓梯與馬路之間的平地也可以很好用——有街坊在這踼毽子,樓梯成為他們的舞台佈景;有小販就在此擺檔,例如中環遠近馳名的「勝香園」。她解釋,因為室內空間不足,很多香港人都善於活用公共空間,又認為:「既然香港的公共空間不足,為何我們不投放多點資源,改善樓梯,讓它們成為更好的公共空間呢?」

Melissa認為,行樓梯是一種探索周邊的方式。(龔嘉盛)

樓梯空間可如何改善?Melissa認為,政府應為樓梯加上附合標準的扶手柄。現時樓梯間不時會看見灰色欄杆,有人會當扶手用,但Melissa說,欄杆手握面呈長方柱型,但扶手應是圓柱形設計,才不會撞到,也較易握穩;樓梯級的邊緣也應塗上鮮色,讓色弱人士辨識;樓梯加上椅子、樹木,則可令環境更適合步行和停留。雖然樓梯可能對傷殘人士和長者不便,但Melissa認為,對身體沒太大障礙的長者來說,行樓梯是很好的運動。


2011年,上環磅巷掀起興建扶手電梯的爭議,Melissa意識到香港地景變化之快,便申請研究資助跟團隊建立了「香港樓梯文獻庫」,希望紀錄香港被遺忘的樓梯故事。

5月13日,「永遠在邊緣永遠在過渡」展覽將展出「香港樓梯文獻庫:記錄宜步行的城市」研究計劃的文獻及設計研究、攝影作品、建築圖,佐以多媒體藝術及設計作品,探索樓梯作為文化生活的角色。展覽期間將有不同的工作坊、互動遊戲、導賞團及討論會,邀請公眾分享各自的樓梯故事,共構樓梯歷史,從而想像香港城市景觀的未來。

【圖輯】港式樓梯的N種用法 識得用其實好好用

團體曾將香港樓梯分為8類,是次展覽將有更新的發現。(香港樓梯文獻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