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二代】全球只1%難民兒童入讀大學 十八歲後不能工作的明天

撰文:李慧筠
出版:更新:

「我不會說他們的未來是荒涼的,該說是朦朧的。」重慶大廈功課輔導班的義工導師Olivier說如果難民兒童是登山者,避難生活會是珠穆朗瑪峰,這些小朋友身上沒有氧氣,甚至要拖着50kg重擔跨越山峰,他希望功課輔導班是一個他們可以發問、享受學習和得到信心的地方,好讓他們在登山途中偶爾挨着坐,喘一口氣;從義工和社工眼中可見到,生活每一天都提醒着難民兒童家在他方,前路未明。
攝影:高仲明

十八歲前,難民兒童盡情快樂學習;但愈接近十八歲,就愈顯得鬱鬱寡歡,像走上父母的路成了他們的影子。(黃永俊攝)

上集:【難民二代】宗教迫害來港 無國籍小孩不見明天 父親哭說對不起

長大後發現自己是Nobody

入境處在2016年平均需28星期處理每宗聲請,最長需時49個月,連同等待上訴及處理移居的時間,不少個案都指稱已待港五年至十多年,由青年等到中年,孩子長成大人。對一個孩子來說,明天就是繼續去玩,但這種無憂無慮有期限,無國籍的身份像透明的框,框死在455個小朋友的18歲,幫助難民將近八年的社工Jeff本身是少數族裔,目睹很多難民二代成長至中學畢業過程中臉容的變化,「難民小朋友與本地小朋友面對的現實很不同。」他們每個月跟父母到入境處簽到,父母見個案官時在外面等,Jeff說:「小朋友好敏感,入境處每月見一次提醒他們是難民,香港並不歡迎他們。很多時我們沒有想過小孩的情緒狀態。」

聯合國2016年的報告指出,五成難民兒童有機會就讀小學,隨著兒童長大,只有22% 難民青少年入讀中學,1%難民能入讀大學。報告敦促各政府把難民兒童有效地包容在國家系統和多年教育計劃中。

十年前兩個小孩混在一起玩,十年後其中一個發現自己不可以想將來,很多難民二代接近18歲會變得鬱鬱寡歡,身邊本地同學開始計劃事業,但難民二代一般因缺乏金錢很難升讀大學,失學後更與爸媽一樣無法工作。「本地學生可以打工兼職做自己想做的事,但難民兒童不可以。」其實他們也在躍躍欲試的年紀,有人想讀工程、酒店,以前一個剛果的女孩很聰明,想讀法律,隨着年紀漸長離開了功課輔導班,義工們亦不知她的去向。

離開家鄉逃去一個陌生城市是父母的決定,孩子只是跟隨,「有小朋友大個,覺得自己是Nobody便和屋企人開始有摩擦。」 Jeff說,很簡單,假如有一個家庭滿心歡喜說女兒被選中參加加拿大訓練營,又或者足球隊男生被選中代表學校出國比賽,但行街紙不能出境,孩子會想什麼?有些父母會責怪自己的難民身份拖垮子女,現時勵行會有約30個難民會員定期接受心理或家庭輔導,他們可能抑鬱、失眠或喪失生活推動力,Jeff說這種不能決定自己命運的苦況,對難民兒童來說是一種精神折磨。

義工導師Olivier(左)希望功課輔導班可以有別於學校的死板,給難民兒童盡情思考和發問的空間。Jamil(右)在此當義工5年,他說多年來跟孩子不談未來,因為沒人能承諾難民兒童的未來會是怎樣。

避談未來 「你不想令他們失望」

Jamil是美國出生的印度大男孩,在銀行做事,總是頭戴鴨嘴帽來到課室做義工,小朋友會雙眼發亮想跟他學數學,他輕鬆地蹺腳,有時又降低肩膀想和男孩們平視,男孩會覺得自己是個男人般模仿他。他說這些小朋友不時會分享一些回憶,例如一個男生突然說他很想家,但他在香港覺得很自由,因為在巴基斯坦他不能踏出家門半步,Jamil只是點頭繼續聽,他覺得回憶對他們來說可能很痛苦,如果他們願意說,他就請男孩們合上書本一起亂聊一通,但從來不主動去問。

其他文章:【生死一線】DSE學生受情緒病困擾 精神科醫生:你要似我考7個A

勵行會社工Jeff見過很多逐漸成長的難民兒童因明天而憂愁,而這些孩子本來各具才能。

「他們懂得聽一點廣東話,走在街上會明白人們怎樣談論他們,或者偶爾會說『那群華籍小朋友踢足球時出茅招』。」 Jamil說,他們確實感到自己格格不入,有時男孩女孩會帶着一副憂愁樣子前來,原因可能是學校老師不滿他們不諳中文,或者被同學問及父親的職業。「你閉上眼想像一下,你八歲,跟着爸媽突然去一個從來未曾介入你生活的國家,然後進入當地學校讀書。他們前兩日還在家裏,兩日後就在香港,你永遠不能想像。」而且來了不是為了獲得什麼,他們一無所有,Olivier說。

15歲男孩跟Jamil說他想當科學家,但Jamil不會問打算怎樣做?當孩子看到雙親不能工作而洞悉生活困苦,也不確定自己能否讀大學,而且一旦免遣返聲請不獲審批,就會被扔回充滿未知危險的家鄉,「我們不會跟他說你可以做到、你不能做到,因為我們不知未來會怎樣。」現時免遣返聲請確立率是0.68%,Jamil續道:「你不會想令他們失望。」Olivier不願說他們的未來是荒涼,盡其量只是朦朧,功課輔導班不可能處理他們的人生,每個小登山者的故事獨立而值得尊重,「途中他們可以在我們身邊坐下學習休息,然後繼續攀爬。」

 

有團體反假難民湧港,認為給予這班未確立難民身分的兒童接受教育是浪費資源,但協助難民的教育大學教授伍鳳嫦說:「給任何兒童一個安全而快樂的地方學習,是香港基本應該做的事。」在這個未完全接受難民的社會,孩子的學習路怎樣走?詳看下集:【難民二代】不屬於他們的起跑線 幼稚園拒收、不可出境交流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