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委會改革】黃任匡批放寬境外醫生 「如倒水落海再買東江水」

撰文:朱韻斐
出版:更新:

極具爭議的醫委會改革草案再上立法會闖關,今日(11日)立法會舉行公聽會,持份者互相對壘。政府的新方案仍無法消除部份醫生擔憂會輸入內地醫生,醫生團體代表黃任匡更在公聽會上斥,政府未承諾全數吸納本地醫科畢業生,卻放寬外來醫生來港執業,猶如「水塘裝滿水而不去喝,倒進海裡,再以高價購買骯髒的東江水給香港人喝。」
港府指,公立醫院有足夠的空間吸納所有醫科生,即便如此仍面對人手短缺,望延長境外醫生來港年期紓緩人手荒。

在公聽會開始前,病人組織在立法會門外請願,望醫委會改革獲得通過。(社區組織協會圖片)

港府上月向立法會提交《2017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建議在香港醫務委員會內加入4名非醫生委員,並將透過有限度註冊來港執業的醫生,註冊年期由最長一年延長至最長3年,兩建議備受爭議。

中大、港大共聘24個內地醫生 部份來自發展中國家

根據食物及衞生局最新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指,截至2017年6月底,香港大學有35名有限度註冊醫生職員,其中14個就來自中國內地,其次才是英國的醫生,亦有來自港人認識較少的斯里蘭卡、沙地亞拉伯、埃及和菲律賓。中文大學53個有限度註冊醫生職員,10個來自中國內地,亦有來自尼泊爾、阿曼、巴林、印度、南非的醫生。

立法會今日(11日)就醫委會改革草案舉行公聽會,共有35個團體和人士參與。醫生團體「杏林覺醒」的代表黃任匡在會上表明,擔憂若通過草案會有不合資格的醫生來港執業,說政府未有承諾調撥資源,全數吸納明年大幅增加的醫科畢業生,卻放寬外來醫生來港執業的規定,猶如「水塘裝滿水而不去喝,倒進海裡,再以高價購買骯髒的東江水給香港人喝,一樣『戇居』」,擔心港人日後被逼看不合資格的醫生。

黃任匡直斥改革猶如「水塘裝滿水而不去喝,倒進海裡,再以高價購買骯髒的東江水給香港人喝,一樣『戇居』。」(資料圖片)

醫生憂由病人組織選出委員易種票

草案建議新增4名非醫生委員,其中3名會由病人組織選出,黃任匡擔憂日後政府操控易,說,「找個周融,做一百、幾十個病人組織然後去種票,這些事我們在回歸後見得少嗎?」,憂草案一旦獲通過,醫委會就會落入政府手中成為「一言堂」。新民主同盟譚凱邦亦認為,註冊年期不應放寬至3年,維持每年覆核醫生質素、香港的需求屬合適的做法。

孫玉菡重申,政府不會操控醫委會,新方案已達至選舉產生的醫生委員佔一半的要求。(立法會影片截圖)

港府重申公立醫院能吸納所有醫科畢業生

醫療規劃及發展統籌處處長孫玉菡在會上重申,政府不會操控醫委會,新方案下,來自醫學專科學院的兩名委員會由內部選舉產生,已達至選舉產生的醫生委員佔一半的要求。孫玉菡續指,醫管局短缺約300名醫生,公立醫院有足夠的空間吸納所有醫科畢業生,即便如此本港仍面對醫生人手短缺,希望在註冊年期方面提供更多彈性,在中短期吸引合資格的境外醫生。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則在會上反駁黃任匡指,草案的附例將列明病人組織代表的選舉辦法,要通過立法會審議,如醫生團體有擔憂,可提出漏洞和修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