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炳良:內地人來港炒高樓價並非事實

撰文:莊恭南
出版:更新:

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張炳良今早出席香港電台節目時表示,全球各地均出現樓價高企問題,是源於資金過多,令大量資金湧入房屋市場。他又指,內地人來港炒高樓價的說法並非事實,在「買家印花稅」措施下,房屋市場的主要投資者為本地人。

張炳良指,大陸人來港炒高樓價的說法不是事實,因為香港有買家印花稅,內地人在港置業的比例,只佔整體交易量的1.5%。(資料圖片)

張炳良今早(23日)出席港台電台節目,討論上屆政府過去5年管治時表示,房屋問題難解決,因面對結構性問題,令他感到無奈。他指出,就算政府拿出土地,興建房屋亦需要時間,過程中亦需進行公眾諮詢及改劃土地用途等程序,沒有可能在5年內交差。

他指,整體房屋問題的癥結,在於供求失衡。而在需求上,政府採取辣招,是希望不要讓樓價上升得太厲害,從而擠走泡沫,讓樓市軟著陸,因樓價大幅上升後回落,過程十分痛苦,會造成過往負資產等問題。

他又稱,公私營房屋維持在6比4的比例,是向市場發出「公營房屋數量會增加」的信息,但不能大幅增加公屋比例,是慎重的決定,以避免公屋比例一旦大幅上升會衝擊私人市場,他又認為,就算5年政府任期內不供應土地給私人發展商,發展商仍可以抬高樓價及動用囤積的土地,強調政府調整公屋比例時,要透徹思考,不能衝動。

他又指出,樓價高企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因為量化寬鬆措施下,全球出現資金過多。他舉例指,多倫多及悉尼等地,均面臨樓價難以承擔的問題。他解釋,投資股票及債券都有風險,投資者寧願轉而將資金投入樓市。他表示,大陸人來港炒高樓價的說法不是事實,因為香港有買家印花稅,內地人在港置業的比例,只佔整體交易量的1.5%,又指今年本地投資需求越來越大,樓市的主要需求來自本地投資者。

至於過去數年有基建項目出現超支及被批評為「大白象」工程,張炳良表示,過往數十年香港從未出現大白象,強調只要香港發展沒有出現倒退和停滯,基建工程不會「用不著」。他指出,香港基建昂貴是因為沒有輸入外勞及承建商數目有限,又引述學術研究指,全球大多數在2008、09年上馬的基建工程都出現超支情況,是因為當年經濟環境下,建築成本較低,因而低估後來工程所需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