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屋淪「孤島」 居民教食行俱苦  社區主任:想買支水都無

撰文:勞敏儀 王潔恩
出版:更新:

新建公共屋邨的社區配套設施,一直爲人所詬病,當基本設施未能滿足公屋居民所需,只能尋求「外援」,惟交通規劃久久未能完善,進退兩難下,令居民猶如生活於「孤島」,尤其「教、食、行」均不如人意。
位於觀塘的安泰邨及安達邨,分別於去年及前年入伙,其中後者更曾獲國家領導人、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到場視察,誰料這個公屋楷模,入伙後所見的,卻四野荒涼的僻靜。
於安泰邨服務的民建聯社區主任許有為指出,現時安泰邨可謂「百無」,邨內無任何商店,他更直言:「想買支水都無!」而該邨亦只得一個「蚊型街市」,居民只可走斜坡到其他屋邨街市購物。
雪上加霜的,是兩個屋邨更面對學位不足及交通問題,其中安達邨入伙兩年仍無小學。安泰居民會總幹事林瑋批評:「政府規劃時已知人口數目,無理由不知入伙後,會有咁多人湧入!」

(鄧穎韜攝)

交通、教育、購物不便困擾住戶

香港人「上車」及「上樓」俱難,能夠獲編配公屋,成為不少輪侯冊申請者的「佳音」,尤其可以入住新建成的公屋單位。豈料苦侯多年願望成真,卻因不少新公共屋邨缺乏配套設施,令這批原先蝸居斗室的居民,淪為猶如荒漠之內的「開荒牛」。

《香港01》記者找來一些服務新公共屋邨的社區幹事,分析剛進駐新屋邨時面對困境,發現原來單純一個「安樂窩」,並不足以應付居民所需。公屋社區配套不足,是居民非常頭痛的問題,包括交通、教育、社區設施、購物等;即使經過數年區議員及地區主任與相關部門交涉,問題仍未見有改善。

安達邨、安泰邨

觀塘安泰邨及安達邨,各自有11幢公屋大廈,屋邨位於觀塘半山,景色開揚。前者4幢公屋去年入伙;安達邨則已於前年入伙,該邨共有9,400伙單位。

民建聯社區主任許有為指出,現時安泰邨可謂「百無」:「想買支水都無!」(鄧穎韜攝)

「百無」安泰邨     須走15層天橋外出購物

民建聯社區主任許有為自2015年跟進安泰邨及安達邨情況,他坦言安泰邨現時「百無」,要待年尾商場店鋪才進駐,「附近無任何食肆及商店,想買枝水都無。」不過,他預料居民將於8月全部入伙。換言之,配套難趕及入伙進度,居民要捱三至四個月才有。

由於安泰邨位於山上,要「落山」到順天邨購物,必須使用15層天橋連升降機塔前往。「壞咗部𨋢就大鑊,年青人行樓梯,都要5至6分鐘!老友記可以點行?」許有為又指,一旦兩部升降機同時發生故障,居民便會被迫困守邨內。

+2
安達邨內只有一個市集,惟被居民批評物價高。(王潔恩攝)

安達邨只得「蚊型街市」

他表示,雖然安達邨配套情況已大有改善,但現時邨內只有一個「和平市集」,惟街市可謂「一眼望曬」,肉檔、魚檔或菜檔各得一間。他笑言:「可能是全港最細的街市,常被居民取笑為蚊型街市。」

許有為指出,市場物價較高,不少居民只可到秀茂坪街市或寶達街市購物,路程卻要10至15分鐘,沿路更有斜坡。

他又指,雖然邨內已新增多條巴士路線,惟路面承載量不足,只有鯉魚門道及清水灣道兩條主要道路,故每早的繁忙時段經常塞車,「有時要塞15分鐘才到地鐵站,平時只需5至10分鐘.........若遇上交通意外,半小時也去不到。」他期望,政府可盡快開展東九龍鐵路線。

民建聯社區主任許有為指出,現時邨內只有一所學校動工。(王潔恩攝)

建校未配合居民入伙    小學生等到變中學生

民主黨社區主任林冠存預計,連同安達臣道的建屋計劃,當安達及安泰邨居民全部入伙,人口會增加約7萬人。雖然政府在該區預留多幅學校用地,但他坦言,不少用地僅供觀塘區的現有學校搬置校舍,故學位數目無變,「例如安達及安泰邨中間的用地,等到招標完成再建成,都要2至3年時間,屆時小學生,都變成中學生。」

民主黨安達臣總幹事林冠存表示,安達邨入伙兩年仍無小學,對街坊非常不便。(鄧穎韜攝)

批政府將責住推予地區工作者

安泰居民會總幹事林瑋指出,邨內現時面對嚴峻的交通問題,繁忙時間的排隊情況更猶如「沙甸魚」,他批評:「政府規劃時已知人口,無理由不知入伙後,會有咁多人湧入!」

對於房屋署建議將部分未使用的非住宅單位設立臨時工作基地,予非政府機構提供支援服務,並收取優惠租金,他表示歡迎。他指出,居民會會為新入伙居民提供簡單驗樓服務,並提供交通周邊配套設施等資訊,惟現時無辦法室,居民難以尋求他們協助,「有落腳點當然好,居民找我們時不用走來走去,安心點。」

安泰邨商場尚在動工,預料年尾才可開放使用。(王潔恩攝)

洪福邨

洪水橋洪福邨於2015年入伙,跟進該區民生事務的民建聯社區幹事徐君紹表示,剛落成時社區配套不足,尤其是交通配套,但入住的居民來自不同地區,初時對社區的歸屬感低,返學及返工的地方或仍留於原區,加上邨内街市的食品選擇不多,食肆較少,不少居民會選擇到元朗市中心購物及用餐,惟洪福邨巴士班次較疏,出入主要依靠輕鐵,不少市民抱怨交通不方便。

早上7時半,洪水橋輕鐵站已擠滿返工返學的市民。(徐君紹提供)

去自己區都有被孤立感覺

徐君紹在洪福邨服務兩年多,主要透過區議員辦事處及擺街站接收居民意見,居民主要反映交通配套問題遲遲未見大幅改善,坦言居民在交通繁忙時段乘搭輕鐵到元朗市區,多數等2至3班車,約5至10分鐘才能上車,不禁地指「點解去自己區都有被孤立嘅感覺」。

他又指,曾向九巴提出訴求,希望加開班次到元朗市區,但得到的回應是「已經有好多交通工具會經元朗大馬路」;他提議部分經元朗大馬路出九龍的巴士設分段收費,以分流部分乘搭輕鐵的居民,以及在繁忙時段讓居民在車頭位置下車等,最終均被拒絕或只稱會考慮而已。

徐君紹並指,發現有開往天水圍的小巴與接駁巴士路線重疊,但運輸署指招標時已決定有關路線,不能大改,最終提出的訴求,只能一等再等,交通問題依舊是洪福邨居民面對最大的問題。

啟晴邨、德朗邨

啟晴邨和德朗邨同屬啟德發展計劃下首批落成的建築物,建於啟德機場北停機坪原址,分別於2013年7月及12月陸續入伙。

九龍城啟德北區議員梁婉婷表示,剛開始時啟晴邨交通極不方便,只有三條巴士線,徒步走去彩虹站及鑽石山站也要15至20分鐘,而走到太子道東等巴士也有十多分鐘,沿路「無遮無掩」。她又指,以往要乘搭前往旺角方向的巴士必經一條天橋,對長者甚不方便,而上天橋的升降機經常「爆滿」,一旦遇上繁忙時段或「壞𨋢」,不少居民選擇鋌而走險,橫過馬路,直至曾有市民因此遇上意外,運輸署才願意加設斑馬線。

2015年啟晴邨爆發鉛水事件,引起社會對食水安全問題關注。(資料圖片)

5年交通無改善、教育配套依舊不足

她指,啟晴邨居民外出不方便,政府又沒有解決市民所需,憶述去年曾在九龍城區議會會議上向運輸署人員要求加開邨内巴士線,但署方回應指「出去太子道東都有好多車」,梁直斥「咁講法不如cut晒屋邨所有巴士啦」。

梁婉婷眼見啟晴邨這5年的變遷,嘆言居民關注的交通問題未能改善,也發現居民入伙後便開枝散葉,惟區内的教育配套不足,啟晴邨唯一的幼稚園只有180個學位,又未能滿足居民期望有全日制幼稚園學位的訴求,不少家長選擇讓幼童跨區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