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特殊教育治療透明度不足 家校合作不彰 家長:影響成效

撰文:王潔恩
出版:更新:

為幫助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教育局以「三層支援模式」向主流學校提供不同級別的資助額,為不同程度的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提供學習支援。
不過有家長指出,至今仍不知子女的資助級別,言語等的相關治療更較學前教育時大減四倍。她又指,校方並無交代進度報告,令家長難以掌握實際情況。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智愛家長會指出,支援模式的制度透明度不足,家長難以得知子女的受惠情況,而校方亦無向家長匯報治療進展,家長難以在家中配合治療,影響成效。

Pingu (左一)指出,學校雖然每月為兒子安排一次語言治療,惟校方從未交代進度。(王潔恩攝)

家長:好有落差!

Pingu的兒子現就讀小一,早前被確診語言遲緩及專注力不足。她指出,校內並無提供「支援服務學習進度報告」,學校雖然每月安排一次語言治療,惟治療師從來未有談及進度,「有時候都唔知小朋友係學校做咗咩,屋企都未必訓練到。」她更指出,至今亦不知兒子的支援級別。

她又指,兒子就讀學前教育時,每月共有4次治療,但自升讀小學後卻遞減至一次,她坦言:「好有落差!」

影響治療進度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智愛家長會主席何詠霜指出,制度透明度不足,加上資助的運用由校方負責,家長難以得知子女可受惠多少資助金額。她建議局方加強對「校本支援服務」的監察,讓家長更了建子女所獲的支援及安排。

總主任梁麗芬又指,言語治療講求日常訓練,若家長不清楚治療進度,難以在家中與子女訓練,影響治療成效

加強溝通助家長安心

Joby女兒現就讀小二,早前被確診自閉症、專注力不足等。她指出,女兒亦試過用筆盒敲打其他同學,亦曾在早會無故大叫,她坦言:「唔好講升小學,幼稚園已不停被投訴。」

不過,她稱學校提供不同渠道,讓她得知女兒的情況,而老師亦不停鼓勵女兒,讓她有多一重安心。

何詠霜指出,教育局應確立特殊教育統籌主任(SENCO),以統籌校本支援服務的角色,專責促進家校溝通,定時向家長發放支援服務資訊,以紓緩家長情緒及增加對學校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