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育遷校】指學生輟學濫交 中學校長致歉:教局文件不周致誤解

撰文:何敬淘 譚貴鴻
出版:更新:
教育局計劃在屯門山景邨附近的第 2B 區,興建一所群育學校,毗鄰的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校長蔡國光去信立法會反對。(余俊亮攝)

教育局計劃將位於大嶼山東彎的群育學校、東灣莫羅瑞華學校遷至屯門山景邨,引來毗鄰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校長蔡國光去信立法會反對。校長原定今午(5月8日)召開記者會回應,惟早上突然取消,改為發放新聞稿交代。蔡指早前信件對群育學校的描述,均來自教育局文件;他為引述內容不周全,引致公眾對群育學校有錯誤印象或負面認識,表示深切道歉。不過,新聞稿未有改變立場,繼續反對群育學校遷校,但未有解釋反對原因。

稱為爭社區諮詢與再討論機會

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原定今早舉行記者會解畫,突然取消,改為發表新聞稿。校方在新聞稿指出,2月18日接獲教育局通知遷校,3月15日約晤教育局代表,表達高度關注及不同意見。全校教師於5月初聯署敦請教育局須在社區內充分諮詢,惟教育局沒有回應。校方知悉局方提交議案至立法會討論,期望社區各持分者有機會充分認識事件,故致函議員,爭取向社區諮詢與再討論。

中學早前提交立法會的信件中提到,群育學校只取錄情緒及行為問題中等至嚴重的學生,學生的行為問題包括逃學、輟學、參與不良分子的活動,甚至吸食毒品、性濫交和援交等行為。莫羅瑞華學校校長卓德根其後反駁,指學校是一所小學,部分學生因情緒問題或過度活躍而短暫入讀,一般入讀3個月至1年就會回到主流學校繼續升學。

認同教育服務角色願合作

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於新聞稿解釋,早前形容群育學校的學生涉逃學、輟學,吸食毒品、性濫交和援交等,均引自教育局2011年的收生文件,只因教育局早前交屯門區議會討論時沒有清楚說明。 

校方承認引錄教育局文件的內容不周全,引致公眾對特定學校或學生有錯誤印象或負面認識,表示深切道歉,並稱認同群育學校有特定的教育服務角色,校方願意與不同類型的學校為合作的伙伴,會因應時間許可,與各群育學校溝通,組織教師及家長訪問各所群育學校。

林大輝批教育局「不貼地氣」 無充份諮詢

立法會議員,教育事務委員會主席林大輝邀請兩校的代表,出席明日(5月9日)的教育事務委員會,聽取意見和訴求。林大輝認為,雙方出發點都是為了學生和學校發展,希望雙方能尋求妥善解決方案。

教育局2月才通知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3月才諮詢屯門區議會,林大輝批評教育局做事「不貼地氣」,對社會和教育事務敏感度低,今次明顯沒有充分諮詢、溝通和解釋;他促請政府認真檢討,完善有關做法。

高永文:遷校遭反對 感非常不開心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今日出席公開活動後表示,群育學校遷校遭反對,感到非常不開心。他認為社會應支持和理解有特殊需要的家庭和兒童,並強調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及家庭倘得到足夠支援,不會對社區其他人造成影響。

高永文稱,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比例越來越多,每一個家庭都可能發生類似事情,大眾應給予包容和關心,而政府、主流學校及特殊學校也應該提供支援,包括為照顧者提供培訓和加強宣傳教育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