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港三成中小學生曾開社交媒體直播 當中近四成想做「網紅」

撰文:鄺曉斌
出版:更新:

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媒體深受青少年歡迎,當中大部分附設直播功能,令不少中小學生趨之若鶩,同時「誕生」大量網絡紅人。一項調查發現,逾九成中小學生有使用社交媒體,近三成受訪學生曾使用社交媒體進行直播,當中有36%受訪者表示「想做網紅」。

調查指有近四成中小學生想做網絡紅人。(鄺曉斌攝)

近三分一日用逾9小時

香港兒科醫學會及香港兒科基金在本年5月至6月期間,以網上問卷形式成功訪問2,045名小四至中六學生。結果發現,93%受訪青少年有用社交媒體的習慣,當中有18%受訪者每日用7小時或以上使用社交媒體,而32%受訪學生表示每日用9小時或以上在線社交媒體。

調查指出,青少年「保持在線」社交媒體的原因包括盡快回覆訊息(64%)、擔心錯過資訊(34%)及已成一種習慣(54%)。另外,有68%青少年表示因「經常在線」而感到疲累。

調查機構表示,隨著青少年的年紀越大,越希望塑造自己「理想」的網上形象,同時使用社交媒體隨之而來的負面情緒,例如空虛、孤獨及壓力會不斷增加。

縱要分享私隱或性感照仍願做「網紅」

調查機構指出,29%受訪學生曾使用社交媒體進行直播,當中有36%受訪者直言「想做網紅」。在想做網紅的受訪者更中,更有25%人表示即使需要分享私事或上載性感相,仍然想做網紅。

另外,調查顯示整體受訪學生的社交媒體户口數量中位數是5個,最常用的社交媒體或即時通訊程式依次為WhatsApp(82%)、Youtube(70%)、Instagram(61%)及Facebook(48%)。

香港兒科基金秘書長王曉莉(左二)表示,家長無法完全禁止子女利用社交媒體直播。(鄺曉斌攝)

家長要以身作則  勿沉溺玩手機

在青少年熱衷使用社交媒體的情況下,家長們應如何看待?香港兒科基金秘書長王曉莉表示,中小學生利用社交媒體直播是普遍趨勢,家長無法完全禁止。她認為,中小學生其實是想獲取關注,只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安排足夠活動,子女便無需透過社交平台取得信心或滿足感;當中小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取得足夠關注,他們想當網絡紅人的意欲便會減少。

王曉莉又指出,部分年輕家長與青少年一樣,同樣沉溺玩手機或社交網絡,因此家長應以身作則,以免成為壞榜樣。

學者:青少年欲表達自我   更多人認識自己

臨床心理學家陳潔冰認為,若青少年從社交媒體看見別人對自己的負面評論時,他們要學懂消化這些說話,「人哋話自己係豬扒,唔同自己就真係豬扒?青少年要明白,呢啲只係人哋一種意見,未必代表事實。」她又說,若家長知悉子女想當直播「網紅」,不應立即責罵,反而要先令子女放心,然後讓他們說出看法,互相討論。

浸會大學新聞系系主任李月蓮表示,大部分「00後」是在網絡世代下成長,從未經歷過無互聯網的生活,因此他們無可避免地會經常接觸網絡世界。但李月蓮認為,冀做「網紅」或經常開直播的青少年並非想賺錢,而是希望利用這種創意模式表達自我,令更多人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