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學校僅識別兩成情緒病學生 精神科醫生批偏低 倡推自評

撰文:胡家欣
出版:更新:

教育局在2017/18學年起,將精神病患學生如抑鬱症等,納入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生類別,全港公營及直資中小學可藉此申請「學習支援津貼」,上學年局方一共收到480宗申請,即識別出的患病學生數字,僅佔全港約兩成個案。
精神健康基金會副主席丁錫全認為,有關比例仍然偏低,反映家長或欠缺誘因向校方交代子女精神病問題,學校亦欠缺一套情緒病患者識別機制,建議可引入健康自評量表(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s),及早識別有關學童,以提供適切輔助。
(學童精神健康報道,三之三)

在2017/18學年,就精神病患學生「學習支援津貼」,教育局合共收到480宗申請。(資料圖片)

480宗精神病學習支援津貼​申請

去年《施政報告》宣布,2017/18學年起,將「學習支援津貼」涵蓋至確診患有精神病的中、小學生,包括抑鬱症、焦慮症及思覺失調等。學校若識別到精神病患學生,在徵得家長同意後,可上報教育局並申請有關津貼。金額由每年每人1.4萬元,至首1至6名每年提供約16萬元基本津貼不等,視乎學生支援層級。

在2017/18學年,教育局合共收到480宗申請。不過,根據醫管局同年度數字,截至去年底,一共有2,700名18歲或以下人士,在公立醫院確診患有行為及情緒障礙、精神分裂及抑鬱症。

精神科醫生丁錫全認為,申請津貼宗數偏低,或反映學校識別精神病患學生存在困難。(網上截圖)

精神科醫生:家長擔心上報會令子女不能做公務員​

精神科醫生丁錫全認為,對比兩組數據,或反映學校識別精神病患學生個案偏低,不少家長欠缺誘因主動向校方交代子女有關問題。

他表示,曾有診症的個案家長指,擔心學校會負面標籤子女,「憂無機會做班長,代表學校出外參賽。」他續指,甚至有家長誤解若將病情上報教育局,政府會備存紀錄,影響子女前途,「驚未來影響佢做公務員。」

倡學校引入健康評估識別情緒病學生

丁錫全續指,學校識別數字偏低,當中或因欠缺一套識別精神病患學生的方法。他舉例,教育局早在十幾年前,設立一套識別SEN生的評估機制,自小一入學階段觀察及評估學生學習情況,以盡早識別有學習困難的SEN生,方便日後跟進。

丁表示,精神健康基金會現正籌備向學校推廣使用健康自評量表(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s)。他稱學生只須花約5至10分鐘,填寫42條問題,就可簡單評估學生抑鬱、焦慮及受壓程度,令學校可及早跟進支援問題個案,調適學習進度及提供心理輔導,或轉介嚴重個案求診就醫。

李雪英認為,學校轉介有情緒病患學生求診及專業治療並非容易。(資料圖片)

學界:轉介情緒病學生求診非容易

不過,香港中學校長會主席李雪英則認為,津貼申請數字偏少,並非反映學校存在識別困難或隱瞞精神病患學生問題。她指,情緒病爆發突然,部分個案在學期中才出現病徵,學校只忙於專注提供心理輔導及支援,未必向家長提及要上報個案以申請津貼。

相反,李雪英認為,學校在識別與轉介精神病學生就醫之間,存在一定困難。她舉例,嚴重個案如學生企跳,學校可召喚救護車,將學生送院接受診症治療。但是,她指若個案屬非緊急、「半病」狀態,即使老師知悉學生情緒波動如容易哭泣,甚至有幻聽病徵,校方亦只能勸喻家長安排子女及早就醫,最終求診決定權仍在家長身上。

李續指,若最終個案願意求醫,但現時公院精神科服務的輪候時間可超過一年,並不能及早確診。她建議醫管局設立專線,讓學校可就學生的精神病問題作出諮詢,並可提供快捷轉介,令有需要學生得到專業跟進。

教育局:已加強教師識別精神病學生能力

教育局回應指,為提高教師對精神健康的關注,上學年起為教師安排「精神健康的專業發展課程」、去年8月推出《認識及幫助有精神病患的學生--教師資源手冊》,以及每學年為教員舉辦講座、研討會和經驗分享會等,加強他們識別及支援有精神健康需要學生的專業知識和能力。

對於引入健康自評量表的建議,局方指,量表只是其中一種評估工具,須由臨床專業人員闡釋從量表所得的數據及決定相關的跟進工作。局方指,鼓勵學校應該透過不同的途徑收集資料,並與相關的專業人員商討,以決定所需的跟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