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前瞻.房屋篇】公私合營發展新界農地 勢填海建人工島

撰文:張嘉敏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將於本月10日發表上任後第二份施政報告,土地、房屋政策將續成焦點。現屆政府經常提及以公私合營發展私人持有的新界農地,但卻一直未有確實的具體細節,預料林鄭月娥會於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全盤交代,但幾可肯定不會採納坊間建議使用《收回土地條例》。另外,林鄭月娥亦預料會於新一份施政報告交代將公私營房屋比例由現時六比四改為七比三,外界將關注會否為比例設檢討年期。此外,早已寫入競選政綱的東大嶼填海計劃,預料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亦會提及正式推展。

林鄭月娥首份施政報告提出綠置居恆常化,圖為房委會將長沙灣東京街的四幢公屋改為綠置居出售。(羅君豪攝)

林鄭月娥上任後表明其房屋政策會以置業為主導,重整市民的置業階梯。其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建議房委會將綠置居及白居二計劃恆常化,以更多綠置居單位取代出租公屋。部分政策已於今年落實推行,房委會於今年1月通過綠置居恆常化,長沙灣東京街麗智邨公屋項目的4幢大廈將轉為出售,共約2,500個單位。

力推公私合營 棄《收回土地條例》

另外,林鄭在競選政綱提出的港人首次置業先導計劃,在去年發表施政報告前,曾傳出會與發展商合作,以公私合營方式利用私人持有農早推出首置盤,惟最終變成只在安達臣道一幅私樓地作先導計劃,但她卻於上任一周年前夕,先將市建局馬頭圍道重建項目改為首個港人首置上車盤選址,提供450個首置單位年底發售,「後來居上」成為首個可賣的首置盤。

雖然土地大辯論中,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提出的其中一個選項,正是透過公私合營發展新界農地,但預料林鄭月娥會在今次的施政報告中,不等及小組的最終報告,便會一錘定音推行公私合營發展,放棄民間呼聲極高的利用《收回土地條例》發展新界農地的要求。預料林鄭亦會交代成立一個獨立架構,處理公私合營帶來「官商勾結」的爭議。

位於觀塘的安達臣道地皮,將會是香港未來房屋供應的主要來源之一。(梁鵬威攝)

公私營房屋供應七三比

另外,社會一直有聲音建議調整公私營房屋供應比例,以應付現有的房屋需求。惟有意見稱,若調高比例或可能導致私樓租金上升,變相加重基層負擔,甚至向市場發放錯誤訊息。

林鄭月娥早於今年七一時,與傳媒高層會面時提到公私營房屋六四比並非不可動,據了解,政府有意將之調高至七三比,並會在施政報告中交代,惟會否就比例設期限或檢討年機制,仍是未知數。

社會上有不少聲音質疑,公私營合作有官商勾結的疑慮,促請政府以《收回土地條例》強制收地。(羅君豪攝)

過渡性房屋續推行 改裝工廈尚待落實

除主力解決置業需求外,基層市民的住屋需求同樣急切,公屋輪候冊早前亦刷新歷史新高至5.3年。去年的施政報告內,亦建議推出一系列的過渡性房屋措施,以滿足基層家庭住屋需求,而部分亦已陸續實行。

例如房協繼推出漁光村「暫租住屋」計劃,提供約200個單位予輪候公屋家庭入住外,房協亦於近日公布免補地價分租單位計劃細節,約1.3萬個房協旗下的資助出售屋苑業主,可分租單位睡房予輪候公屋的人士。另外政府透過非政府機構,如社聯等興建過渡性房屋,包括推行社會房屋計劃、由關愛基金撥款在深水埗推動首個組合屋項目等,惟政府卻未有擔當主導角色。

社聯組合屋外貌將配以不同顏色,並有充足玻璃窗達到採光要求。(社聯提供)
社聯深水埗南昌街組合屋項目,將獲關愛基金撥款支付建築費。(資料圖片)

另外,去年的施政報告中,曾提出將研究改裝工廈,或閒置的政府建築物以興建過渡性房屋,但卻一直只聞樓梯響。早前政府曾透露,正研究於荔枝角一個臨時停車場上蓋興建過渡性房屋,提供約200個單位,但計劃的各項細節如選址等仍遲遲未有公布。

而現屆政府亦曾提出重啟工廈活化計劃,有消息指,林鄭月娥將於下月發布的施政報告中,研究准許整幢工業大廈免補地價改裝為過渡性房屋,並將向公營及法定機構物色丟空情況嚴重的員工宿舍,改為資助房屋,並交代活化工廈政策的最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