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林鄭:明日大嶼是願景不是藍圖 限單程證來港是謬誤

撰文:李奕鳴
出版:更新:

新一份施政報告已出爐,部分施政惹起社會爭議。林鄭月娥今日(13日)出席港台節目時表示,社會對施政報告有負面的看法、有爭議性是意料之內,表示自己要迎難而上,解決長期困擾社會的問題,尋找方向,才可以前行。
她又表示,「明日大嶼」只是一個願景,而非藍圖,需要有步驟及制定時間表,並會與環保人士商討補償海洋保育的工作。對於社會上有部分人認為香港已有足夠土地,只要限制每日150名單程證人士來港家庭團聚就可以,林鄭直指這些意見是謬誤,社會需理性討論,並不是用抹黑言論去煽動市民感情。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社會對施政報告有負面看法、有爭議性是意料之內。(歐嘉樂攝)

林鄭月娥出席港台節目時表示,社會對施政報告有負面的看法,引起有爭議性及不滿意是意料之內,表示自己要迎難而上,為長期困擾社會的問題尋找方向,才可以前行,而非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她呼籲市民認真閱讀施政報告及考慮香港未來的局面,才再下定論。

被問及施政報告的政策會否作出修訂,林鄭表示「明日大嶼」只是一個願景,而非藍圖,需要有步驟及制定時間表,有很多不是政府能夠控制,例如諮詢、在立法會審議等,指如果不講出來,就會連討論的空間都沒有。

有消息指「明日大嶼」將耗資約5000億港元,引起社會憂慮,她指之前曾投放5000億港元用作醫療基建項目時沒有市民擔心,指醫療基建更要負擔經常性開支,例如人手安排。她重申「明日大嶼」將會有6至7成土地用作興建公營房屋。

林鄭:填海相較發展棕地簡單

社會上亦有不少人反對填海,認為會破壞環境,林鄭反指「明日大嶼」計劃中已對郊野公園進行保育工作,指會與環保人士討論在進行基建的同時保護環境的措施,指出興建機場第三跑道時,都曾與環保人士商討補償海洋保育的工作。她又認為填海相較發展棕地簡單,無需顧及清拆、安置及賠償等問題,指現在如要徵用棕地,即使居住者沒有業權,仍需要為他們提供免入息審查的公屋或制定特別的置業計劃;又指現時在東南亞地區有新的填海技術,能夠在一、兩年內完成填海。

「明日大嶼」計劃,在大嶼山東面、涵蓋中部水域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建1,700公頃人工島,可提供26萬至40萬個居住單位,可供70萬至110萬人居住。(資料圖片)

「不是用抹黑言論去煽動香港市民感情」

此外,對於社會上有部分人認為香港已有足夠土地,只要限制每日150名單程證人士來港家庭團聚就可以,林鄭表示對這些口號式的意見是非常謬誤,並感到擔心,認為這些看法已滲透社會,指他們沒有考慮到未來香港的人口會出現老齡化,人口下降。她指社會意見多元並沒有問題,但需要理性討論,並不是用嚇人、抹黑,詆譭人的言論去煽動香港市民的感情。

她表示,城規會一直有否決發展商地積比率過低的方案,指土地共享計劃有助將地積比率0.8百分比的方案提升到3或4百分比,認為將多出來的約2.2倍土地用6到7成來興建公營房屋亦「不算過分」。她又認為如發展商認為未來政府會增加大量土地供應,會選擇開放土地;又指土地共享計劃的名稱更準確,指公私營合作只是合約模式及手段。她亦表示此計劃對公眾有益,如因為市民擔心官商勾結而為能推行是可惜的,而為增加透明度,現時土地及建設諮詢委員會的成員可以更改。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在上月向她遞交在土地大辯論得到的初步觀察。她指施政報告已經沒有提及其他爭議性大的增加土地供應選項,包括馬料水填海、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及私人遊樂場用地,例如高爾夫球場,指自己選幾個在相對客觀上可以執行,又符合初步觀察的建議的土地供應選項。

2018施政報告,政府建議推出「土地共享先導計劃」。(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