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奴】房協主席陳家樂:照顧住屋需要高於需求 建立土儲最關鍵

撰文:黃靜薇
出版:更新:

《香港01》早前聯同公屋聯會發表「香港樓奴指數調查」,結果顯示整體樓奴指數為45.5分,反映住屋問題困擾大多數的香港人。
房協主席陳家樂接受《香港01》專訪時,就「香港樓奴指數調查」作出回應,他指住屋應分為「需要」(Need)及「需求」(Desire),認為住屋需要最殷切一群,應是輪候公屋申請者;而有住屋需求者則是渴望自置居所人士。
陳家樂強調,市民對住屋需求浮動,當樓市呈轉角勢頭後,需求便會下降,故政府有責任先照顧住屋需要。他更再三重申,香港未來必須有穩定的土地供應,「不可以像過去的慘痛經歷,(供應)有這麼大上落 。」

現時港人對「上車」置業的渴求殷切,房協主席陳家樂認為應分開「需要」和「需求」,政府應先照顧住屋需要。(資料圖片)

近年樓價處於高位,不少港人為求「上車」苦煞心思。《香港01》與公屋聯會早前共同委託港大民意研究計劃,進行一項「香港樓奴指數調查」,結果顯示有意儲錢「上車」的人士,平均月儲1.35萬作首期,但都要最少11年才可做業主;有5成半無計劃置業的受訪者則認為,自己「無論如何都儲唔到首期」,放棄「上車」念頭。當中有八成的受訪者甚至認為,居住公屋比租或購買私樓更好。

房協主席陳家樂稱根據過去的經驗,市民對置業需求浮動。(梁鵬威攝)

應分清「需要」、「需求」之不同

房協主席陳家樂接受《香港01》訪問時回應調查,他認為住屋應分開「需要」(Need)及「需求」(Desire)兩方面,「需要」是指「上樓」人士,即是公屋輪候冊的申請家庭,「有一群人的居住環境惡劣、擠逼,以他們的收入,無論如何不會在私樓市場找到好的住屋,我們一定要幫他們。」

至於「需求」(Desire)則存在浮動性,「當樓市轉角後,是否還有這麼多需求呢? 我也不敢說。」他補充,在現今環境之下,有很多香港市民都渴求擁有自己的物業,但若然樓市下滑甚至步入低潮,單位供應的「需求」,便會有機會下調。

香港樓奴慘況實錄

+12

即使樓市下跌 政府不應停止覓地

在上世紀90年代至本世紀初曾擔任房委會居者有其屋小組委員會主席的陳家樂,見證居屋申請由高峰降至低潮,更目睹無限期停建及停售的一幕。他表示,政府不能夠只解決當下問題,因為當樓市出現逆轉時,市民的需求,未必再側重於如何置業。 

然而,他認為政府必須要做的事,是提供穩定的土地供應,不能重蹈覆轍,長時間停止造地,「不可以像過去的慘痛經歷,(供應)有這麼大的上落。」他強調,即使需求遞減,當局都要有足夠的土地儲備,適時推出土地,從而穩定「上樓」、「上車」市民的需要及需求。

查看更多【樓奴】系列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