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空管平台實時更新禁飛區 日本、新加坡已傚 業界倡港跟隨

撰文:黃靜薇
出版:更新:

無人機航拍愈來愈普遍,可隨時欣賞壯麗風景,但亦帶來航空安全等隱憂。民航處去年就規管無人機展開公眾諮詢,提出註冊系統、制訂風險水平等六項建議。
無人機空域管理平台Airmap亞太區業務營運總監朱漢龍接受《香港01》專訪時表示,公司與不同國家的民航處合作,透過電腦程式,將各國的相關條例及禁飛區範圍顯示於手機應用程式(App),以免用家誤踩「地雷」;然而,本港民航處只以文字描述禁飛區,業界只能估計大約位置,較日本、新加坡的做法落後,倡盡快制訂供操作員使用的飛行地圖,保障安全。

亞太區業務營運總監朱漢龍接受訪問時指,平台得到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的空中數據,可得知各國的指定禁飛區域。(羅君豪攝)

無人機空域管理平台Airmap亞太區業務營運總監朱漢龍指出,不少人熱受用航拍機拍照,此類「消費級」的無人機多數於目視範圍內飛行,所需的服務及數據較小,但使用商用無人機時多數超出視線範圍,如勘察地盤、醫療救援等,需預先得知飛行航道,確保航空安全。

朱漢龍稱,美國在規管無人機較成熟,可以透過合資格的供應商平台,直接遞交申請及批核。(羅君豪攝)

用App申請即時獲批規管空域起飛

他續指近年牽涉無人機的意外增多,令公眾及政府均意識到任意飛行會為他人帶來不便,更影響航空安全,相應訂出規管政策,但國際上暫無劃一標準,例如美國早在2012年通過法案,並於2016年起正式實施,限制250克以上的無人機須實名登記制。

朱漢龍又稱,美國在規管商用無人機已頗為成熟,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去年更推出「低空域授權和通知能力」(LAANC)計劃,無人機操作者可以透過合資格的供應商如Airmap,在獲自動授權的地區,透過手機App填寫電子表格,便可即時批核於規管空域「起飛」。

但在英國、香港等地,仍須透過書面或電郵向民航處申請,「對行業嚟講,係好大限制,美國都可以入紙申請,但最耐要90日,所以無乜人會用。」

透過LAANC計劃,用家可以即時規劃飛行路線,提交申請。(羅君豪攝)
以美國洛杉磯為例,平台會羅列當地關於無人機的法例,通知用戶,例如紅色位置為國家公園、藍色位置是受管制範圍,需要預先申請。(羅君豪攝)

實時更新禁區範圍

此外,透過數據共享,平台可將各地民航處擬訂的禁飛區,以及相關法例輸入手機程式,用家可即時知道禁飛區和守則,即時得悉是否違反法例。

朱漢龍舉例,東南亞地區如日本、新加坡,均列出詳細的禁飛區域,更有實時動態地理圍欄通知 (Real-Time Geofencing Alerts)的功能,只要操作人員的無人機進入受管制空域時,便會自動通知。

港應開放禁飛數據

惟香港仍未能推出上述功能,他解釋,民航處至今仍未明確在地圖上列出禁飛區範圍,業界只能大約估計範圍,「大家都知維港、監獄同機場唔飛得,但實際上你唔知確實位置喺邊。」

香港去年中展開3個月的公眾諮詢,擬就無人機制定新的專用法例,包括建立註冊系統、按風險分類規管、製作無人機操作員的地圖等。

朱漢龍認為6項的建議符合國際水平,但長遠而言,港府可參考美國做法,將空中數據開放,並推出電子授權的方式,以簡化申請程序,「日後會由人手變成電腦操作,所以係要將所有嘢數碼化,令電腦讀得明。」

不過香港民航處仍未有開放數據,只能從文字描述中得悉禁飛區,以推算範圍。(羅君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