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撞車】消息人士:事故涉防護軟件功能失靈 成調查重要方向

撰文:陳晶琦 潘嘉寶
出版:更新:

港鐵荃灣線凌晨測試新信號系統期間,中環至金鐘站有兩列列車相撞,以致荃灣線金鐘至中環全日行車服務暫停,而明日(19日)涉事位置的行車服務或未能恢復,此次亦是港鐵通車近40年以來,首次發生列車相撞意外。
消息人士向《香港01》透露,昨晚原定以新信號系統,測試中環總站同時出車及入車情況。惟測試期間發生意外,或與新系統所設的防護軟件功能失靈有關,以致計算兩列列車行走的距離出現偏差,導致涉事兩架列車在中環站道岔鉸剪位擦撞,即使當時車速不算快,但仍發生強烈碰撞。

2019年3月18日凌晨3時左右,港鐵中環站荃灣綫進行試車期間,兩列列車突然發生碰撞。(資料圖片/港鐵提供)

荃灣線新信號系統原定於今年下半年開始逐步投入服務,並實行「雙系統營運」,即指新舊系統於行車時間同時運作,以讓新系統成功投入服務。故港鐵於去年起,開始在夜間全線測試荃灣線新信號系統。惟今日(18日)凌晨,一架列車由中環站開出,往金鐘站方向進入渡線期間,另一架列車亦由金鐘站往中環站方向進入渡線,以致列車相撞,當中共3卡車廂損毀。

+4
消息人士表示,倘信號系統的保護裝置能發揮功能,理應會要求列車停下,而不是仍然駛入涉事路段範圍。(消息人士提供)

消息人士向《香港01》解釋,中環站岔口設計原本供總站列車調頭之用,故除了荃灣線中環站、港島線柴灣站以及觀塘線調景嶺站亦有類似設計。

惟是次測試荃灣線新信號系統期間發生意外,消息人士附以事發的信號系統指示圖解釋,指出圖中左下角紅色顯示的(24)列車,原本由荃灣線中環站2號月台開往金鐘1號月台,故圖中可見軌跡為紫藍色,經交叉位往右上角的金鐘;同時,圖中右下角CEN_04列車,由荃灣線金鐘4號月台往中環1號月台,如有相關保護裝置正常運作下,理論上CEN_04列車應該會停下,不應出現在紫藍色左上軌跡,而是經黑色箭咀往中環。

然而,在測試新系統期間,CEN_04在電腦安排軌跡下,明知在同時間有一架中環往金鐘列車開出,經過交叉位,兩架列車仍在電腦安排以自動模式相撞。

+5

消息人士續指,新信號系統設有防護軟件功能,此功能能夠正確探測列車與列車之間的距離,避免列車距離太接近發生相撞。故是次意外發生,新信號系統的防護軟件功能是否能發揮功效亦是其一調查方向,「可能係電腦俾錯信息防護軟件功能,令到計錯列車行走的距離;亦有可能係電腦軟件出現Error(錯誤)」。

而港鐵車務總監劉天成今日中午見記者交代事件時,亦曾經提及倘新信號系統的自動保護裝置能發揮功效,應該不會容許兩架列車進入同一路段範圍,故會一併納入調查範圍內。

至於事發期間,據了解兩架列車的車長均見到控制中心發出的燈號均為「藍色燈號」,代表列車可以正常行駛。而負責駕駛由金鐘開往中環的列車車長當發現前方有列車,經已立即啟動緊急掣(Emergency stick),但依然未能阻止列車相撞。消息人士解釋,一般正常列車行駛時速為20至30公里,惟事發期間車長按下緊急掣後,估計行駛時速最多為10公里或以下,惟車身十分重,故兩架列車相撞後,車廂損毀程度依然十分嚴重,更稱「即使時速降至幾公里都會撞得好勁」。

▼圖解出事交叉位相撞經過▼

+3

香港鐵路公司員工協會主席杜廣仁則同樣表示,得悉意外發生前,車長一度嘗試煞停,惟未能完全令列車停止。他解釋,列車車輪與路軌同為鐵造,兩者接觸時磨擦力較少,雖預留更多空間煞車,與陸路汽車不同。他續指,煞車距離雖視乎車速、路段、車款、客量,一般而言,如果列車時速40公里,需大約100米距離煞停。

杜廣仁又稱,事發位置前方是彎位,而且隧道較暗,車長未必即時知悉前方有列車經過,或影響其煞車判斷。不過他補充,如車長當時未有煞車,以更快速度相撞,相信意外會更嚴重。

港鐵現時沿用的舊系統為SACEM系統,其運作是每個「區間」只容許一列列車駛入,以確保列車之間保持安全運行。而現有鐵路信號系統SACEM,設立列車自動操作系統及列車自動保障系統,倘系統偵測到任何不規律情況,會指令列車慢駛或停駛,令列車永遠與前車保持距離。

至於新信號系統是通訊為本列車控制的CBTC系統,即每架列車於軌道行駛時,均同時移動並保持一定距離,理論上,新的運作系統可提高列車調度彈性、從而加密班次。港鐵曾表示,新信號系統CBTC多一層備用系統設備,可靠性更高,能夠提升組件整合性及減少出現故障機會。